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
编号:13745937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中外医疗》 201225
     [摘要] 目的 对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86例患者分对照组43例,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 μg,1次/周),疗程为48周;治疗组43例,口服扶正化瘀胶囊(1.5 g,3次/d)及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 μg,1次/周),疗程为48周。结果 治疗组无论是抑制HBVDNA复制、e抗原阳血清转换还是改善肝纤维指标均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a)-0122-02

    HBV持续复制是慢性乙肝进展的主要原因,其肝细胞内的HBVDNA复制导致肝细胞的病理损伤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启动因素,而肝纤维化是慢性乙肝发展到肝硬化的一个必然的病理变化,最终可出现终末期肝病的临床表现,若能及时控制或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预防肝硬化有重要意义。我们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均为我院2008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64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4岁。诊断符合2005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的诊断标准,且符合:HBeAɡ阳性,HBVDNA≥105拷贝/mL,2ULN≤ALT≤10ULN,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CIV)中至少有两项异常。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3例,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 μg 1次/d肌注,疗程48周;治疗组43例,口服扶正化瘀胶囊1.5 g 3次/d口服,同时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 μg1次/周,疗程为48周。
, 百拇医药
    1.3 观察项目

    主要有肝功能,HBV标志物(ELISA法),HBVDN水平(PCR仪荧光定量检测),用放光法检测血清PCⅢ、CIV、LN、HA。

    1.4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个别患者出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等症状及白细胞减少、ALT升高等,经对症治疗好转,未影响治疗。治疗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率,e抗原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两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HBVDNA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

, http://www.100md.com     表2 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x±s),μg/L]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外间质(ECM)的过渡增生和异常沉积[2]。造成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体内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导致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因此,抗纤维化治疗中抗病毒治疗仍是关键[3]。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还通过降低体内TGF-B1mRNA而减轻肝纤维化,是较早的抗纤维化药物。扶正化瘀胶囊主要成分有丹参、冬虫夏草、桃仁、松黄、七叶胆等,研究表明,它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抑制HSC活化增殖,促进活化HSC调亡,抑制细胞因子,抑制胶原合成与分泌以及促进胶原降节等环节,多靶点来发挥抗肝纤维化的疗效[4]。本研究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e抗原血清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药联用增强了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抗纤维化作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2] Friedman SL. Liver fibiosis-from bench to bedside[J]. Hepatoel. 2003.38(1):38-53.

    [3] 刘平.肝纤维化的防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2.

    [4] 姜兆金,雷明君.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25(3):186-187.

    (收稿日期:2012-04-30), http://www.100md.com(宋艳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