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228
编号:13744439
麻黄及炙麻黄的工艺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中外医疗》 201228
     [10] 原义涛,陈洪章.蒸汽爆破技术在麻黄碱提取中的应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5):414-416.

    [11] 张莹,沈瑞敏,夏炎,等.微生物发酵麻黄草提取麻黄碱的优化工艺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25(8):45-68.

    [12] 高林霞,王秀霞,万端極.提取麻黄碱的新工艺[J].应用化工,2008,37(10):1254-1256.

    [13] 沈红,狄留庆,黄耀洲.不同提取方法对麻黄中麻黄碱提取得率的比较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3):170-172.

    [14] 丁丽,马毅,贺殿.正交试验优选麻黄的新型仿生提取工艺[J].中国药房,2009,20(18):1392-1394.

    [15] 高以,姚仕仲,刘淑秀,等.膜分离(UF、NF及RO)技术对麻黄碱生产工艺改造若干技术问题的研讨[J].膜科学与技术,1998,18(1):27-30.

    [16] 廖海达,费维扬,李洲.麻黄草常压浸取麻黄碱工艺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1(2):9-11.

    [17] 赵东旭,李伟成,苏志国.麻黄草中麻黄碱提取的工艺学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3(2):24-26.

    [18] 姜秀海.麻黄碱的液泛法提取与转旋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4.

    [19] 郭丽冰,周洁珍,朱盛山.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麻黄及洋金花总生物碱的研究[J].食品与药品,2006,8(5):47-49.

    [20] 容蓉,王小平,蒋海强,等.吸附树脂对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碱的吸附与解吸性能[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3):15-18.

    [21] 任海彧,查丽杭,秦川,等.大孔离脂分离提取麻黄碱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2,18(2):97-104.

    [22] 廖小雪,查丽杭,刘骁,等.吸附层析分离麻黄生物碱的过程优化[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4):281-285.

    [23] 吴家全,周斌.麻黄中麻黄碱萃取工艺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l,39(6):3286-3287.

    [24] 孟霞,韩熠,袁黎明.实验室提取麻黄碱的方法研究[J].应用化工,2005,34(6):381-382.

    [25] 谢晓兰.HPLC法测定平喘合剂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J].药品评价,2006,3(6):469-470.

    [26] 赵东旭,王云山,查丽杭,等.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盐酸麻黄碱交换吸附与解离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1,l7(4):314-319.

    [27] 查丽杭,苏志国,廖小雪.大规模提取麻黄生物碱的新方法[J].科技开发动态,2005(5):33.

    [28] 赵文明,承伟.RP-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肺热咳喘泡腾颗粒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27(6):474-476.

    [29] 高越.麻藤定喘微型灌肠剂的制剂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院,2009.

    [30] 张彤,徐莲英,陶建生,等.壳聚糖用于部分单味中药浸提液澄清效果的研究[J].中草药,1999,30(10):744-747.

    [31] 王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研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7.

    (收稿日期:2012-08-17), http://www.100md.com(陆燕萍 巩晓宇 苏雪媚 廖慧敏)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