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228
编号:13744476
探讨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中外医疗》 201228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留置针穿刺失败以护士不良心理因素、患儿血管情况较差、护士技术水平较低等为主要原因。 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应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及合理选择血管,是预防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10(a)-0027-02

    随着医学的发展,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由于静脉留置针的塑料套管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减少了穿刺时对血管的损伤,由于留置针在患儿的血管内留置时间长, 即减少了反复穿刺给小儿带来的痛苦,又有利于患儿出现紧急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抢救和用药,为临床上一些患儿病情的药物治疗、重复给药、危重患儿的急救及营养素的补充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同时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应用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留置针穿刺的失败。该研究通过总结临床上小儿静脉留置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http://www.100md.com
    1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

    1.1 操作者的心理素质

    操作时情绪紧张对小儿静脉估计错误,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操作护士本身自信心不足,患儿的哭闹不配合及家属的要求过高等,都可直接影响到操作护士的心理状态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失败,因此,护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关键。

    1.2 操作护士的穿刺技术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与否是患儿及家属衡量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护士如果基本功不扎实,静脉穿刺时不能保证一针见血,必将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失败。

    1.3 患儿本身的原因

    1.3.1 配合程度 静脉穿刺时产生的疼痛给患儿造成恐惧感,并产生相应的对抗情绪,使患儿哭闹不合作,进针时不配合,增加了穿刺操作的难度,导致穿刺失败。
, http://www.100md.com
    1.3.2 较胖及明显水肿 较胖或者明显水肿的患儿血管较深,穿刺时难以掌握深浅度。

    1.3.3 血管容量不足 患儿合并发烧、腹泻、脱水,致患儿外周的血管容量不足,使血管不充盈,弹性差,针头刺入血管后不易见回血。容易造成穿刺的失败。

    1.3.4 血管硬化 患儿如果长期使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容易使血管硬化、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也使穿刺难度增加。

    1.4 血管的合理选择

    选择合适的血管是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关键。被穿刺血管的粗与细、弯与直、有无静脉瓣、暴露是否清晰,有无弹性等因素均可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1.5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固定不牢固

    由于患儿哭闹不安,出汗较多,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固定时胶布不易粘贴,容易使留置针的外套管脱出;或在看护不当时,患儿自行将留置针拔出。
, http://www.100md.com
    1.6 静脉留置针使用不当

    操作者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不是很清楚或操作不够熟练,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或穿刺成功后封管时将留置针拔出。导致穿刺失败。

    2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预防对策

    2.1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在操作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时候,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消除紧张感,个人的情绪不要带到工作中,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尽可能的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因素,增强信心,提高穿刺成功率。

    2.2 正确合理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

    根据患儿的血管情况选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操作前检查留置针针尖是否有沟、弯曲、堵塞,转动留置针针芯,检查针芯是否易于退出。掌握静脉留置针正确的使用方法,熟练的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了解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穿刺成功率。
, http://www.100md.com
    2.3 做好静脉留置针穿刺前的宣教工作

    2.3.1 对患儿的宣教 穿刺前与患儿进行有效合理的沟通,对年长儿讲述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好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合作,患儿在咀嚼食物时,应等患儿将食物咽下或取出食物后方可进行穿刺。在实施静脉穿刺过程中应对患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能极大地满足患儿的虚荣心,容易获得患儿的信任,减轻患儿的恐惧感,消除患儿的对抗情绪,使患儿能主动配合穿刺。对于不合作的患儿必要时可以适当约束双手,防止抓脱

    2.3.2 对家属的宣教 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静脉穿刺的失败,如:患儿不合作、哭闹、挣扎、穿刺部位有毛发等原因,容易影响穿刺的水平,同时这些原因导致的出汗多容易使胶布不容易粘帖牢固,致使固定不牢;或者是由于家属护理不当,使患儿自行将针头拔出。这些情况不仅增加了反复穿刺的次数,给患儿带来了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造成了护士不应有的心理压力,还容易使家长不满,甚至引发护患纠纷[1]。因此操作前护士要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主动帮助家属正确认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重要性,让家属主动配合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看护工作。告诉家长不要在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处覆盖任何衣物。母亲喂奶和护理孩子的过程中也应避免触碰留置针。输液完毕封管后,如果留置针内有少许出血,不要紧张,不影响第2天的输液,如果封管后回血较多,色较暗红,应及时告知护士给予相应的处理,穿刺部位应保持清洁干燥。
, 百拇医药
    2.4 提高操作者小儿留置针穿刺的技术水平

    2.4.1 做好准备工作 静脉留置针穿刺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认真仔细的检查好留置针的质量、型号、有效期。

    2.4.2 选择合适的血管 选择血管充盈明显、直行的静脉,避免肢体关节处的血管,因为此处的血管不易固定和长时间的保留。如果患儿的血液循环较差,四肢冰冷,可行患儿局部热敷及按摩,以改善患儿四肢的血液循环,待血管充盈后再进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

    2.4.3 正确的穿刺方法 正确的掌握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妥善固定、正确封管。输液完毕后及时用生理盐水5 mL或5 μL/mL肝素盐水2 mL正压封管,使液体充满管腔[2]。

    2.5 穿刺成功后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穿刺成功后应加强巡视,观察液体滴入情况,患儿穿刺部位情况。若液体滴入不畅,应仔细检查,寻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以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另外如果套管内有血凝块阻塞造成液体不畅时,切记不可用手挤压输液管,更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块推入血管,以免造成血管栓塞的发生,如果套管内有凝血出现,可用注射器回抽,通畅后再接输液器,如果凝血块不能被抽出,应停止输液并拔出套管针重新进行留置针的穿刺。
, 百拇医药
    3 小结

    通过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护理人员要想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除了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才能有效地避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失败,减轻患儿的痛苦,保证给药途径的通畅顺利,使治疗和抢救有效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黄六英.静脉留置针肝未封管对血液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07(5):347.

    [2] 陶福芳.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18):1730.

    (收稿日期:2012-04-24), 百拇医药(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