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228
编号:13744442
婴儿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5例误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中外医疗》 201228
     2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结核菌侵犯脑膜脑实质所引起的炎症,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感染源主要是来自患有开放性肺结核的成人传播以呼吸道为主,往往在初染结核后6个月~1年内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食欲差、逐渐消瘦睡熟后出汗多,长期不规则的低热,診断治疗不及时病情会逐渐加重甚至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本病如未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病死率达100%。

    典型结脑诊断比较容易,但有些不典型的,则诊断较难。不典型结脑约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婴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可以惊厥为第1症状。②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③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表现为肢体瘫痪者。④同时合并脑结核瘤时,可似颅内肿瘤表现。⑤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极端严重,可将脑膜炎症状及体征掩盖而不易识别。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对于以上各种不典型情况,诊断需特别谨慎,防止误诊。

    婴儿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主要与患儿脑脊液改变不典型,脑脊液抗酸染色及培养阳性率低,无可靠结核接触史,PPD及结核抗体阳性率低,头颅CT或MR非特异性表现有关。因此,为避免误诊,早期确诊,对于首次脑脊液检查异常,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反复询问病史,尤其是结核接触史,对其父母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胸片及PPD检查。②及时复查腰穿,动态观察脑脊液的变化。虽然有报道[1]各期结脑病例的脑脊液异常率和细胞分类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提示脑脊液检查并不能区分病程。但本组观察提示在未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前,随病程发展,结脑脑脊液蛋白增高比较显著,故临床按病毒性脑炎或化脓性脑膜炎治疗1周左右,应及时复查脑脊液,不见好转甚至恶化者应考虑结脑。另外,有报道[2-3]脑脊液细胞数正常也不能轻易否定结脑的可能,因少数患儿虽细胞数正常,但糖和(或)氯化物降低,或蛋白增高,最后确诊为结脑。脑脊液抗酸染色或培养找到结核杆菌是诊断结脑的金标准,但阳性率很低,故不能因为脑脊液中未找到结核杆菌而放弃诊断,应反复多次进行检查。③头颅CT或MR有脑室扩大、脑积水等表现,或有其他非特异性改变而无合理解释者也应怀疑结脑,头颅CT平扫往往不能了解脑基底池改变及脑实质内病灶的性质,故必要时应进行增强扫描,或做头颅MRI检查。④PPD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PPD或结核抗体阳性者,特别是血和脑脊液结核抗体同时阳性者应考虑结脑。但本组PPD和结核抗体阳性率较低,可能与试剂、激素应用或病情有关。对PPD阴性的患儿,可加大PPD浓度复试,或待病情好转后重做PPD试验。
, http://www.100md.com
    本组5例患儿均来自农村,虽然接种过卡介苗,但不能排除结脑可能。因此,对不明原因发热、头痛、抽搐、精神萎糜的患儿,尤其是农村或流动人口子女,要考虑结脑的可能,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常规进行PPD、结核抗体及胸片检查,及时检查脑脊液及头颅CT以助结脑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俊.小儿结核性脑膜炎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434-1435.

    [2] 胡佳,张家堂,郎森阳,蒲传强.结核性脑膜炎167例脑脊液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5):580-583.

    [3] 易建,周瑜,梅元武.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分析的临床意义[J],微循环学杂志,2009,19(3):47-48.

    (收稿日期:2012-09-01), 百拇医药(周晓文 张伟)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