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8
编号:13675609
股动脉硬化在穿刺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的超声诊断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5日 宋势波 袁志仁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股动脉硬化在心血管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的超声诊断分析。方法 选择25例行股动脉穿刺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观察穿刺点血管壁情况。结果 在使用相同型号的动脉鞘管及凝血指标正常25例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中,21例在穿刺点血管壁可见不同程度的硬化表现或高回声硬化斑块形成。结论 股动脉穿刺点的血管硬化或斑块形成易形成假性动脉瘤,超声在术前可以明确诊断,对于已经发生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患者,超声检查提供的信息对指导治疗亦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超声诊断;股动脉穿刺;假性动脉瘤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019-02

    血管腔介入治疗用于心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具有创伤小、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1]。然而,这一方法也存在穿刺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的风险[2]。该研究以2010年6月—2013年6月25例股动脉硬化穿刺治疗后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超声用于这一病变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旨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回顾性选取该院确诊的25例穿刺后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3~73岁,平均(59.5±7.5),均为冠心病穿刺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发生于股浅动脉18例,发生于股动脉内侧7例,瘤体最大径4.5 cm×3.9 cm,最小径1.3 cm×1.9 cm。临床表现:股动脉穿刺术后,经常规股动脉压迫后发现腹股沟区穿刺点处出现包块,听诊有血管杂音或触诊可及局部搏动、皮肤出现青紫。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HD9及VIVID PRO-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 MHz,嘱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扫查股动脉穿刺点,观察血管壁连续性,管腔内异常回声,管腔周围包块及其边界、形状,内部回声,肿块内血流信号流动性及充盈度,动静脉间血流信号、频谱形态等。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