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25
编号:13662819
探讨高原地区两种血小板制品质量对比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5日 钱晓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影响血小板质量因素:①制备方法 血小板很脆弱,制备方法是保证血小板质量的前提。②保存的温度 最佳贮存温度20~24 ℃,包括采集、运输、制备等各个环节,接触低温会缩短血小板寿命。③血小板成分制品的pH值 有研究发现pH值6.9~7.4时形态无明显改变,pH值低于6.8以下时血小板形态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输入后体内存活率低。④血小板中红细胞、白细胞混入量 白细胞超标可引起同种异体的免疫输血反应,红细胞超标因代谢导致成分制品pH值下降。控制红细胞白细胞混入量是浓缩血小板质量关键。

    目前血小板去除白细胞及血小板保存成为关注的热点,我省相关研究存在明显差距。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都会混入较多白细胞,输血前滤除血制品中白细胞可降低血小板抗体产生[6]。为了降低输血治疗造成的不良反应及疾病感染,去除治疗用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含量,己成为近代输血的新趋势[7]。血小板成分制品的白细胞滤器,不改变血小板形态,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低渗休克能力无明显影响,使血小板成分制品在临床有更好治疗效果。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身体及血小板计数要求高,其质量较好,但因捐献者不确定性导致临床供应紧张。而全血采集后如果仅分离制备红细胞和血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