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27
编号:13661631
32例急性心肌炎短暂心室壁增厚患者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25日 杜小娇 杨向军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3 心室壁增厚患者治疗前后心超指标比较分析(x±s)

    ■

    注: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AO:主动脉根部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A:左房内径;IVST:室间隔厚度;LVPWT:左室后壁厚度;LVEF:左室射血分数。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在诊治病毒性心肌炎时发现有部分患者表现为明显的室壁增厚。室壁增厚与肥厚性心肌病等疾病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混淆。该研究对该院诊治的32例室壁增厚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有前驱症状的患者达96.9%,与既往文献报道的一致[1-2]。同时该研究中32例患者平均血压尚在正常范围内,但有7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休克,其中2例于治疗过程中死亡。实验室各项检查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炎症反应强,其心肌有一定数量的坏死,既往研究[3]表明,炎性指标及心肌标志物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该研究显示患者各炎性指标均高,所有入选患者肌钙蛋白均高于正常值,患者入院时病情相对较重。有研究认为CTnI可以作为筛查病毒性心肌炎的指标[4],但实际工作中即使CTnI正常,亦不能排除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5]。对该研究中患者进行心律失常分析,发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比例最高,经治疗后,心律失常均能恢复。也研究[6]发现,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可向房室结聚集浸润,急性期过后,房室结部位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可逐渐减少,传导阻滞可恢复。

    在对32例患者的心超分析中发现,患者出院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入院时增大,且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这与目前多数心肌炎心超研究结论相反[7]:McNamara DM对37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心肌炎发病时LVDD多是扩大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