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内科门诊患者阿司匹林使用效果分析(1)
[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心内科门诊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的情况与效果。方法 在该院选取心内科门诊使用阿司匹林患者12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曾住院的出院后随访患者,对照组为未曾住院的门诊随访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与效果。 结果 实验组使用阿司匹林不当的患者有5例,占其中的8.3%,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不当的患者有20例,占其中的3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患者担心出现不良反应、已经出现不良反应、非内科医生指导以及门诊医生忽略询问等。结论 阿司匹林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心内科疾病中,但是,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较多,在经过专业的指导教育后,情况得到改善,疗效得到增强。
[关键词] 心内科;门诊患者;阿司匹林;使用不当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133-02
, 百拇医药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是一种心血管内科门诊经常使用的药物,对心肌梗死以及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与预防再次发作起到了抑制的作用[1]。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属于一种环氧酶抑制剂,其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血栓素A2合成的减少来实现的。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及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改善效果。经过许多科学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对一级防御及二级防御的心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防治作用。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很多病情得到改善的患者并没有使用阿司匹林或是出现使用阿司匹林不当的现象[2]。为此,本次研究将对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之间的心内科门诊使用阿司匹林患者12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其中有67例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9~74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6.9±5.45)岁。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60例曾住院的出院后随访患者,有33例男,27例女,年龄在39~70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4.5±5.85)岁;其中有11例陈旧心肌梗塞患者,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为60例未曾住院的门诊随访患者,有34例男,26例女,年龄在40~74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7±6.45)岁;其中有2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例其他原因形成的心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而且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实验研究方法
自行制定一份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询问和调查,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次研究是以国内外各项指南推荐的大于等于75 mg作为阿司匹林正确使用的参照剂量。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形成这一情况的具体原因。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n,%)表示。
2 实验结果
在出现使用阿司匹林不当情况方面,实验组有5例,在60例患者中占8.3%;对照组有20例,在60例患者中占33.3%。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请参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情况的对比[n(%)]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经过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在担心出现不良反应、已经出现不良反应、非内科医生指导以及门诊医生忽略询问等原因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优于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请参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不当原因的对比[n(%)]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结论
阿司匹林是一种用于解热镇痛的药物,其历史相当悠久。在临床上其主要被使用于感冒、头痛、发热、牙痛以及风湿病和关节痛的治疗,有时还有可能应用于对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进行的抑制治疗中,其可以对临床上的缺血性心脏病、心肺梗死、心绞痛以及脑血栓形成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3]。此外,其在血管形成术与旁路移植术中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阿司匹林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冠脉循环和抗血小板凝聚有着非常明显的改善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主要被应用于冠状动脉分流术及心血管成形术中。对发作性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临床胸痛等症状进行改善,甚至是挽救患者的生命。阿司匹林中抗血小板的凝聚作用主要是以不可逆的抑制人体内环氧化酶为依托,使其在人体血小板凝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并产生四烯酸的代谢路径。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抑制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前列环素合成,在人体血小板聚集的过程中,前列环素是作为一种药物在对其起到抑制与扩张血管的作用[4]。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在使用阿司匹林不当的情况方面,实验组出现5例,所占比例为8.3%,对照组出现20例,所占比例为33.3%,P<0.05;且在担心出现不良反应、已经出现不良反应、非内科医生指导以及门诊医生忽略询问等原因方面,实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使用阿司匹林不当的形成原因,以医生的角度为出发点:第一,在对阿司匹林的了解与认识方面,社区医生、基层医生以及非心内科医生做的还不够到位。本次研究中曾住院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出现上述情况要少于未曾住院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正是对这一观点的说明。有关资料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心内科医院对阿司匹林的应用比没有心内科医院的应用要更为广泛。第二,治疗医生对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出现医疗纠纷或承担责任的担心。在现阶段所规定的阿司匹林使用剂量下,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是比较低的[5]。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与其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患者所获得的绝对效益是远远超过出血等并发症的。第三,医生容易忽视长期随诊取药患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不再对其进行耐心详细的询问,而是根据病历简单的开药,忽略了患者对药物使用情况擅自改动的情况。, http://www.100md.com(李铁枫)
[关键词] 心内科;门诊患者;阿司匹林;使用不当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133-02
, 百拇医药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是一种心血管内科门诊经常使用的药物,对心肌梗死以及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与预防再次发作起到了抑制的作用[1]。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属于一种环氧酶抑制剂,其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血栓素A2合成的减少来实现的。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及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改善效果。经过许多科学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对一级防御及二级防御的心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防治作用。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很多病情得到改善的患者并没有使用阿司匹林或是出现使用阿司匹林不当的现象[2]。为此,本次研究将对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之间的心内科门诊使用阿司匹林患者12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其中有67例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9~74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6.9±5.45)岁。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60例曾住院的出院后随访患者,有33例男,27例女,年龄在39~70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4.5±5.85)岁;其中有11例陈旧心肌梗塞患者,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为60例未曾住院的门诊随访患者,有34例男,26例女,年龄在40~74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7±6.45)岁;其中有2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例其他原因形成的心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而且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实验研究方法
自行制定一份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询问和调查,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次研究是以国内外各项指南推荐的大于等于75 mg作为阿司匹林正确使用的参照剂量。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形成这一情况的具体原因。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n,%)表示。
2 实验结果
在出现使用阿司匹林不当情况方面,实验组有5例,在60例患者中占8.3%;对照组有20例,在60例患者中占33.3%。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请参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情况的对比[n(%)]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经过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在担心出现不良反应、已经出现不良反应、非内科医生指导以及门诊医生忽略询问等原因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优于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请参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不当原因的对比[n(%)]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结论
阿司匹林是一种用于解热镇痛的药物,其历史相当悠久。在临床上其主要被使用于感冒、头痛、发热、牙痛以及风湿病和关节痛的治疗,有时还有可能应用于对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进行的抑制治疗中,其可以对临床上的缺血性心脏病、心肺梗死、心绞痛以及脑血栓形成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3]。此外,其在血管形成术与旁路移植术中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阿司匹林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冠脉循环和抗血小板凝聚有着非常明显的改善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主要被应用于冠状动脉分流术及心血管成形术中。对发作性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临床胸痛等症状进行改善,甚至是挽救患者的生命。阿司匹林中抗血小板的凝聚作用主要是以不可逆的抑制人体内环氧化酶为依托,使其在人体血小板凝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并产生四烯酸的代谢路径。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抑制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前列环素合成,在人体血小板聚集的过程中,前列环素是作为一种药物在对其起到抑制与扩张血管的作用[4]。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在使用阿司匹林不当的情况方面,实验组出现5例,所占比例为8.3%,对照组出现20例,所占比例为33.3%,P<0.05;且在担心出现不良反应、已经出现不良反应、非内科医生指导以及门诊医生忽略询问等原因方面,实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使用阿司匹林不当的形成原因,以医生的角度为出发点:第一,在对阿司匹林的了解与认识方面,社区医生、基层医生以及非心内科医生做的还不够到位。本次研究中曾住院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出现上述情况要少于未曾住院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正是对这一观点的说明。有关资料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心内科医院对阿司匹林的应用比没有心内科医院的应用要更为广泛。第二,治疗医生对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出现医疗纠纷或承担责任的担心。在现阶段所规定的阿司匹林使用剂量下,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是比较低的[5]。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与其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患者所获得的绝对效益是远远超过出血等并发症的。第三,医生容易忽视长期随诊取药患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不再对其进行耐心详细的询问,而是根据病历简单的开药,忽略了患者对药物使用情况擅自改动的情况。, http://www.100md.com(李铁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