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6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984376
耳鼻喉科门诊100例头晕患者病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5日 《中外医疗》2016年第33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占前庭外周性眩晕的首位,该病发病机制主要有管石及嵴顶结石两种学说[3-4],近几年来得到了重视及研究。该组病例中达到了51%的比例,与其他研究一致。BPPV常见的症状是体位变动时出现时间短暂的剧烈眩晕,患者较为恐惧,常常成为就诊的原因。Dix-hallpike(替代方法为side-lying)及roll test 检查是诊断BPPV的金标准,根据患者的眼震特点可以准确的定位受累半规管。根据受累半规管再进一步确定复位治疗的方法。原发性的BPPV比较多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退行性病变也可导致椭圆囊内耳石的脱落。除突发性耳聋后发生的BPPV,一般均不伴有听力的下降及耳鸣等。现有的医学影像学的检查也无法对耳石进行检查,因此对于本病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内耳或颅脑的CT及MRI检查。

    常见眩晕疾病中,梅尼埃病的知晓度在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医生中最高。发病机制目前主要如下:①内淋巴积水导致;①耳蜗内环境紊乱。③遗传因素。④自身免疫性疾病[5]。眩晕持续时间最少应在20 min以上,呈旋转性眩晕,并伴有耳闷或耳胀,至少检测到1次中低频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对于可能的梅尼埃病在具备前庭功能检查设备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耳蜗电图、前庭诱肌源性电位甘油试验、内耳钆造影等检查[6]。治疗方面主要采用阶梯治疗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科学的治疗,一般可减少或减轻发作的频次及程度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