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病灶的作用机制(2)
[Key words] Endometriosis uterine; Letrozole; Rat; Function mechanism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育龄妇女人群中的发病率可高达10%,而在不育妇女当中的发病率为30%~60%,这说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妇女不育有着密切关系[1]。近年来关于该病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其发病机制仍未能得到合理解释,Chen等[2]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病灶局部存在高浓度雌激素,从而认为雌激素合成重要限速酶芳香化酶P45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和药物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是目前公认的能够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临床应用较多,此外,诸如达那唑、孕激素以及短效口服避孕药等药物也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3]。但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往往会引起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关于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研究逐渐增多,初步认为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关于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90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外医疗》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