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28期
编号:13252899
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和MRI表现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8期
     [摘要]目的对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在CT和MRI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同时给予CT和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CT和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CT检查在类圆形、分叶形及骨膜反应的诊断率分别为50.9%、49.1%及5.5%,MRI检查在类圆形、分叶形及骨膜反应的诊断率分别为36.4%、63.6%及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方法在囊腔低于5个、5-10个、11个以上和液一液平面低于5个、5-10个、11个以上及病理骨折诊断率分别为19.1%、24.5%、56.4%、20.9%、51.8%、27.3%及2.7%,MRI检查方法在囊腔低于5个、5-10个、11个以上和液一液平面低于5个、5-10个、11个以上及病理骨折诊断率分别为27.3%、0.0%、72.7%、20.0%、27.3%、52.7%及9.1%,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T诊断原发病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为84.6%,MRI诊断原发病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为80.7%,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检查方法在诊断原发动脉肿瘤样骨囊肿中有着比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MRI检查在诊断为小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关键词]原发行动脉瘤样骨囊肿;CT;MRI;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7)10(a)-0186-04

    在临床中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属于骨良性病变,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在临床中比较少见,在骨肿瘤患者中只占到1.1%,多发于青少年。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骨内血管畸形、静脉闭塞、动静脉异常通路等因素,由上述因素所引起静脉压力持续上升,最终导致血管床扩张、充血。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主要以影像学检查为主,此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0例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分别实施CT和MRI检查,经检查后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同时给予CT和MRI检查。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3岁,年龄最大的患者42岁,平均年龄为(32.5±5.2)岁,病程时间最短的患者15d,病程时间最长的患者125d,平均病程为(23.3±3.2)d,局部疼痛患者为70例,活动受限患者为19例,局部肿块患者为21例;有外傷病史患者22例,病理性骨折患者10例,神经根压迫症状患者3例。

    1.2检查方法

    1.2.1CT检查 CT检查采用SiemensSomatomDefinitionCT机,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以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団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00mgI/mL),剂量(1.5~2.0mL/kg)体质量,流率3-5mL/s;管电流180mAs,管电压120kV,层厚5mm,层间距5mm。

    1.2.2HR检查 MR检查采用SiemensMagnetomVeriosystem3.0T超导MR仪,行常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1W、T2W平扫及增强扫描;以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Gd-DTPA对比剂,剂量0.1mmol/kg体质量,以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流率2~3mL/s。

    1.2.3数据分析 由两位资历深厚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对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信号)、强化程度和方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特征进行观察、分析。

    1.3评估指标

    ①对CT和MRI检查影像学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②对CT和MRI诊断原发病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和MRI检查影像学表现的比较

    两种检查方法在形态、骨膜反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囊腔、液一液平面及病理骨折方面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CT和MRI诊断原发病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CT诊断原发病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为94.5%,MRI诊断原发病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为90.9%,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在临床中是比较少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样病变,目前在临床中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发病因素还不是很明确,在原发性动脉瘤股囊肿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也会伴随骨巨细胞瘤等其他病变。同时患者散发的散在的大小不相同的囊状骨破坏,也会膨胀变形,向软组织突出,边界有壳状的骨膜骨,囊内会存在血液或者结缔组织。

    CT是诊断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常用检查方法。有效的弥补了X线检查中密度分辨率低及前后重叠等现象,通过CT检查可以明确病变范围、骨包壳的完整性、病变内部钙化等征象,清晰的显示出了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病变内有诊断价值的囊性区域、间隔、液一液平面等征象。CT扫描技术在对液一平面液检出率比较高,所以CT诊断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CT多平面重建技术也弥补了常规CT的横断面不足的情况,可以立体直观的观察患者疾病的变化。经CT诊断原发病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时候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有囊状膨胀性的骨破坏,骨壳内缘有弧形挤压的痕迹,病变穿入骨壳内的周围软组织,肿块边界比较清楚,但是内部密度不是很均匀,且有低密度影或液液平面,另外有骨膜反应及钙化点。, 百拇医药(许晶 庄雄杰 李英丽 饶明月)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