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2)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做一个常规的疝切口,逐层切开各层组织,将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钝性分离,内侧至联合肌腱,外侧至腹股沟韧带;游离精索,寻找到疝囊,同时剥离到疝囊颈部位,实施高位结扎;在精索后方缝合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待精索复位后,重建腹股沟管浅环,最后对切口进行常规缝合。
观察组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选择成型聚丙烯补片,完成手术后,于腹股沟管体表行一斜切口,长度在4 cm左右,切开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待找出疝囊后,再行高位游离,对于较大且出现严重粘连的疝囊,则行中部横断处理,于近端缝合后,再将其闭合,确保疝囊能容纳下一疝环充填物;较小的疝囊无需切开,斜疝可推至内环口,直疝可推至疝三角;将疝囊翻入腹腔,于疝环内填入网塞填充物;于网塞外瓣膜筋膜部位与内环周围缝合7针左右,将其固定;于腹横筋膜前精索后方平铺网片,覆盖耻骨结节内侧,对近耻骨结节与腹直肌鞘部位进行缝合,内环口留有0.5 cm2间隙,以便于精索穿出,待有效止血后再将切口关闭。
1.3 观察指标
评估疗效:修补效果理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提示显效;修补效果尚可,临床症状接近消失提示有效;修补效果不佳,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提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与有效之和/总例数乘以100.00%。记录两组临床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呕吐恶心、尿潴留与局部异物感。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x±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组间对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