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验与检验医学》 > 2010年第1期
编号:1454754
在非心脏外科中术前心脏危险因素的评价钠尿肽是一种妖魔子弹吗?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2日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第1期
     王继贵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 410011)

    (译自:Bolliger D,等.JAm Coll Cardiol 2009,54(17):1607-1608)

    在广泛的急性[1,2]和慢性[3~5]心脏病时,钠尿肽(NPs)具有充分确定其危险性的标志物。也是重要的诊断和决定治疗的基础[6~8]。在非外科病人中,NPs满足所有最近发表的临床有用的危险因素标志物的标准[9]:预后价值增加额的预期效果、改变临床处理的证据、根据改变处理其结果的改善以及分析的成本效益。相反,在外科病人,NPs作为临床危险因素标志物的作用要少得多。在外科病人中独立评价它们的价值是强制性的,因为围手术期伴随有许多特殊的问题,例如,血液动力学的迅速改变、夸大的应激反应以及高凝固性引起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肾衰。

    在本期杂志中,Karthikeyan等[10]提出他们的meta-分析:关于在经受非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中,NPs[脑钠尿肽(BNP)和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对不利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作者分析了9个研究,包括>3,200例病人,确定非心脏外科手术后30天内,术前NP水平升高同重要的不利心脏事件(MACE)的关系。有四分之一的病人NPs水平升高包括至少经受一个围手术期的病人,9.6%出现MACE。在调整其他已知危险因素后,合并数据显示在NP水平升高的情况下,MACE的比值比 (OR)为19.3(95%可信区间为5.8~43.7)。这些结果同最近另一份meta-分析相一致。该分析报告在经受血管外科手术的病人中30天内,MACE未校正的比值比为17.37(95%可信区间为3.31~91.15)[11]。尽管有许多完全公认的缺点和不均一的研究包括在meta-分析内,Karthikeyan等[10]在术前NPs水平升高和术后发生MACE之间的关系发现明显的证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