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CAM-1、MMP-9及S100β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转归的关系
程度,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魏兴随,魏义胜,胡振杰,崔静文(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外伤,依据颅脑解剖部位常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以及脑损伤,其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以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散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患者具有临床转归差及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全球范围内常见公共卫生问题[1]。开颅术是目前颅脑损伤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以救治患者生命、恢复神经系统功能以及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为主要目标,开颅术虽可有效救治颅脑损伤患者生命并恢复患者自主意识等,但同时存在诸多并发症且预后不理想的缺点[2]。相关研究指出,测定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可有效地反映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术后转归,血清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评估方面有一定的作用[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主要蛋白酶,在继发性颅脑损伤后血管再生、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S100β蛋白(S100β)可特异性地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对判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5]。本文旨在探究血清ICAM-1、MMP-9及S100 β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转归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35名健康志愿者(健康组)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⑴临床资料完整;⑵入院后经颅脑CT或MRI扫描检查确诊为颅脑损伤;⑶有开颅手术治疗适应证;⑷发病至入院时间≤24h。
排除标准:⑴合并有肝脏、脾脏破裂和四肢多发骨折;⑵合并有恶性肿瘤及其他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史;⑶近期有手术和严重外伤史;⑷合并有严重贫血及出血性疾病者。观察组98例,男性42例,女性56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5.12±3.16)岁,出血量34~55ml,平均(43.02±3.03)ml,发病至手术时间8~21h,平均(16.24±3.11)h;健康组35名,男性12名,女性23名,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42.98±2.98)岁;两组性别、年龄基线资料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开颅手术治疗。
1.2 方法
1.2.1血清ICAM-1、MMP-9及S100β水平检测纳入研究对象入院时即刻使用抗凝采集血管(0.1mol/L草酸钠抗凝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