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6951
医联体到来,社区首诊在望?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8期
     江苏省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林枫认为,“医联体”的本质在于强基层。镇江“医联体”运行三年多来,社区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老百姓对社区的信任度逐渐加强。据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朱夫介绍,经过集团化运作,镇江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占全市门诊总量由过去40%多提升到50%多,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随着“医联体”进一步推进,是否意味着首诊在社区已经在不远处招手?对此,“镇江模式”的当事人们却态度谨慎。

    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林枫

    林枫:社区首诊是合理的方向。但中国前二三十年的改革,导致百姓首诊都到医院,甚至到高等级的医院。其就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社区首诊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

    在人力资源配置、机构配置、药品配置、资金导向都没有完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目前国内所有强制实行社区首诊制的案例都比较失败。
, 百拇医药
    为什么不能够成功?在中国自由就医模式下,社区首诊管控对患者来说意味着不自由。从本质上来说,缺少流动性本身就是会缺少竞争性。在管理型医疗里,需方如果没有选择医疗机构的自主性,一定会导致对患者的伤害。

    但是首诊制是值得肯定的,保证了就诊的连续性。事实上,90%左右的患者首诊是固定的,不是流动的,只不过目前患者首诊定点在三甲医院而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这其中的缘由归根结底是社区的能力问题。

    现在实行社区首诊制,社区还没有准备好,承受不了。可以采用过渡方式,逐步将患者引导到社区进行首诊。因此,不是说医联体构架好了,患者就自动流向社区了。现在应该在大医院分化出全科进行首诊,然后把大医院全科跟社区的全科通过医联体的方式捆绑在一起,逐步把全科力量转移到社区,形成首诊在社区。

    镇江市润州区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栾立敏
, 百拇医药
    栾立敏:假如强制实行社区首诊,目前社区还没有这个能力。国外的社区首诊制是经过多少年才建立起来的,在国内社区现有的能力下,恐剥夺患者的生命权。

    首诊在社区,很多范畴无法界定。感冒应该在社区首诊,但是感冒可能引发心肌炎,如果社区漏掉怎么办?江浙地区的社区医疗机构在全国已经算领先,镇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这几年集团化的运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能力,分流了大医院很大一部分患者,但我仍感距离社区首诊相差甚远。更别提现在国内很多地方以公卫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要逐步实现社区首诊,首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建设要达到一定的层次和高度;其次,大幅度提高医院门诊自付比例,进行一定引导。

    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总院长、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朱夫

    朱夫:在诸多政策优惠的情况下,患者为什么还是不愿意选择在社区首诊?因为不信任问题仍然存在。现阶段应该进一步解决信任问题,然后紧跟医保政策或财政政策,让百姓逐渐养成到社区首诊的习惯。

    尽管镇江的社区建设已经相当不错,但现阶段强制实行社区首诊肯定不行,而要分阶段推进,从进行健康管理,到提供转诊服务,到小病在社区解决,再逐步过渡到强制在社区首诊。这个过程可能需要20年左右。

    在镇江市内实现社区首诊速度可以加快。可以先划定范围,比如糖尿病患者必须在社区首诊,否则到医院需要完全自费,而在社区医保可以全部报销。健康管理跟上,社区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定期测血糖。医保政策配套方面,财政进行补偿,我相信社区首诊很快能做起来。, 百拇医药(曾耀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