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华丽的冒险(1)
“你怎么去做按摩了?”2007年原无锡市北塘人民医院转型为无锡市康复医院时,外科医生范春江遭到了在其他医院工作同学的白眼。他并不感到愤怒,反而在心中萌生出一种说不出的羞愧。原本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如今真的沦落为按摩师了?”
这几乎是所有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专科医院后,医务人员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2012年3月,原卫生部印发《“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鼓励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包括企事业办医院)有计划、按步骤地整体转型为以康复医疗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或康复医院。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2012年11月底,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转型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无锡市康复医院是全国由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的先驱,而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则是响应政策率先转型的典范。两家二级综合医院均选择以转型之路挣脱夹缝处境,从前路未知到前途坦荡,当初的冒险被证明是一场华丽的征途。
, http://www.100md.com
绝地求生
在新一轮医改中,三级医院临床医疗中心的地位继续强化,规模实力继续提升;为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机构的投入,推行全科模式;在“大病不出县”的政策指导下,县级医院发展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城市二级综合医院几乎成为政策扶持盲点,发展处境艰难。
无锡市康复医院转型前,医院负债累累,范春江每个月的收入仅1000余元,奖金对医院员工来说无疑是奢侈品。
同样难熬的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每月都必须消化员工跳槽带来的影响。人才只出不进的恶性循环,使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院长吴晓童感慨:“二级医院即将灭亡,不是因为患者来源不足,也不是因为政府投入太少,而是因为医生群体留不住。”情况最恶劣时,医院不得不关闭一些病房。
出路何在?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康复医疗需求,两家医院都选择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一搏生死好过坐以待毙。如果继续走综合医院的道路,两家医院必将在三级综合医院的发展攻势中淹没。
, 百拇医药
但转型之举并不像增设科室那么简单。当时,全社会的康复意识仍未苏醒,吴晓童将那时的决策形容为“买股票”,在相关政策尚未明朗之时,这步险棋输赢难以定论。
作为临床医生出身的管理者,吴晓童深知医生的顾虑。他告诉医生:“与其看着医院慢慢失去生命力,何不找一条更好的出路呢?康复医学在大陆刚刚起步,好比一座被厚土覆盖的金矿,谁最先用力刮去表面的厚土,谁就能最先得到宝藏。我坚信这条路一定能够走通。”吴晓童为转型做了详细的方案,最终由职代会通过。
早于《指导意见》5年推动医院整体转型,无锡市康复医院院长党英杰面临更为强大的阻力。当时真正支持他的人只占30%,50%的人完全反对,另20%的人持观望态度。顶住压力,党英杰毅然抓住契机,给医院挂上了无锡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无锡市康复医院两块牌子。挂牌后的医院和无锡市残联合作,后者投资购进康复设备,医院完成残联每年下达的任务。
按步转型
, http://www.100md.com
做出转型规划,仅是闯过成功转型的第一关,整体转型远比想象中困难。
对于转型康复医院的综合医院来说,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医务人员的临床服务能力,而这恰恰也是一大阻碍。如何使临床医生真正理解康复、接受康复并转型为康复医生,是医院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吴晓童表示,转型康复医院最难一步到位的是医务人员的资质。设备可以贷款购买,场地可以努力争取,唯有康复医生的资质需要考试获得,这也是很多转型医院难以逾越的槛。“全院医务人员的观念转变,需要医院管理者身体力行。”
已逾知天命之年的吴晓童带领全体副院长报考康复医师证,还邀请专家组织集体培训,他本人最后以高分通过考试。吴晓童认为,衡量医院是否真正转型十分简单,若医院80%以上的医务人员拥有康复医师证和康复治疗师证,医院的内核便已经是康复医院了。
转型仅一年有余,医院已经有38人拥有康复医师证,97人拥有康复治疗师证。前者数量居全国康复医院第一,后者数量仅次于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 百拇医药
在理念上,吴晓童大胆突破,允许双执照运行。相对于结果,吴晓童更看重医生培训考试的过程。他并不要求取得康复医师证的医生一定要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规定注销原临床医生资质。在他看来,此举也是对人才在现阶段被社会资本高薪挖走的缓冲。
“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四驾马车不能完全切割开来。康复医生同时具有临床医疗资质,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当前中国的康复医疗体系下,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尚未形成转诊关系。若康复医院完全没有临床处置能力,患者来源和医疗安全都会成问题。”吴晓童强调。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转型具备良好的人才基础。2004年1月,尚未转型的杨浦区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合作,成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杨浦康复分中心”,将华山医院康复科的病房设在杨浦区老年医院,华山医院近10人的康复团队长期在该医院工作。吴晓童对此表示:“在合作长达9年的时间里,通过这块高地,我们培养了很多康复人才。”转型后,医院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康复培训。
, 百拇医药
在培养康复人才方面,无锡市康复医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党英杰介绍,医院组织老员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进修培训;鼓励并拨款支持员工积极参加康复学术会议;组织参观国内新建的康复医院;派送一批优秀员工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
而对于将护士转型培养为治疗师的做法,党英杰持反对态度。医院全部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的专业康复治疗师,用他们的理念,逐步影响和改变医院的传统做法。
学科建设是综合医院转型后需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吴晓童自己将康复简单地分为三大块:精神心理康复、肢体功能康复和内脏功能康复。“中国残联未将内脏功能残疾归入残疾分类当中。内脏康复是中国大陆康复学科的最大短板。作为综合医院,医院心内科和肾内科具有一定的基础,因而决定在转型后发展内脏康复。”, 百拇医药(曾耀莹)
这几乎是所有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专科医院后,医务人员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2012年3月,原卫生部印发《“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鼓励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包括企事业办医院)有计划、按步骤地整体转型为以康复医疗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或康复医院。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2012年11月底,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转型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无锡市康复医院是全国由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的先驱,而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则是响应政策率先转型的典范。两家二级综合医院均选择以转型之路挣脱夹缝处境,从前路未知到前途坦荡,当初的冒险被证明是一场华丽的征途。
, http://www.100md.com
绝地求生
在新一轮医改中,三级医院临床医疗中心的地位继续强化,规模实力继续提升;为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机构的投入,推行全科模式;在“大病不出县”的政策指导下,县级医院发展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城市二级综合医院几乎成为政策扶持盲点,发展处境艰难。
无锡市康复医院转型前,医院负债累累,范春江每个月的收入仅1000余元,奖金对医院员工来说无疑是奢侈品。
同样难熬的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每月都必须消化员工跳槽带来的影响。人才只出不进的恶性循环,使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院长吴晓童感慨:“二级医院即将灭亡,不是因为患者来源不足,也不是因为政府投入太少,而是因为医生群体留不住。”情况最恶劣时,医院不得不关闭一些病房。
出路何在?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康复医疗需求,两家医院都选择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一搏生死好过坐以待毙。如果继续走综合医院的道路,两家医院必将在三级综合医院的发展攻势中淹没。
, 百拇医药
但转型之举并不像增设科室那么简单。当时,全社会的康复意识仍未苏醒,吴晓童将那时的决策形容为“买股票”,在相关政策尚未明朗之时,这步险棋输赢难以定论。
作为临床医生出身的管理者,吴晓童深知医生的顾虑。他告诉医生:“与其看着医院慢慢失去生命力,何不找一条更好的出路呢?康复医学在大陆刚刚起步,好比一座被厚土覆盖的金矿,谁最先用力刮去表面的厚土,谁就能最先得到宝藏。我坚信这条路一定能够走通。”吴晓童为转型做了详细的方案,最终由职代会通过。
早于《指导意见》5年推动医院整体转型,无锡市康复医院院长党英杰面临更为强大的阻力。当时真正支持他的人只占30%,50%的人完全反对,另20%的人持观望态度。顶住压力,党英杰毅然抓住契机,给医院挂上了无锡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无锡市康复医院两块牌子。挂牌后的医院和无锡市残联合作,后者投资购进康复设备,医院完成残联每年下达的任务。
按步转型
, http://www.100md.com
做出转型规划,仅是闯过成功转型的第一关,整体转型远比想象中困难。
对于转型康复医院的综合医院来说,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医务人员的临床服务能力,而这恰恰也是一大阻碍。如何使临床医生真正理解康复、接受康复并转型为康复医生,是医院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吴晓童表示,转型康复医院最难一步到位的是医务人员的资质。设备可以贷款购买,场地可以努力争取,唯有康复医生的资质需要考试获得,这也是很多转型医院难以逾越的槛。“全院医务人员的观念转变,需要医院管理者身体力行。”
已逾知天命之年的吴晓童带领全体副院长报考康复医师证,还邀请专家组织集体培训,他本人最后以高分通过考试。吴晓童认为,衡量医院是否真正转型十分简单,若医院80%以上的医务人员拥有康复医师证和康复治疗师证,医院的内核便已经是康复医院了。
转型仅一年有余,医院已经有38人拥有康复医师证,97人拥有康复治疗师证。前者数量居全国康复医院第一,后者数量仅次于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 百拇医药
在理念上,吴晓童大胆突破,允许双执照运行。相对于结果,吴晓童更看重医生培训考试的过程。他并不要求取得康复医师证的医生一定要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规定注销原临床医生资质。在他看来,此举也是对人才在现阶段被社会资本高薪挖走的缓冲。
“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四驾马车不能完全切割开来。康复医生同时具有临床医疗资质,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当前中国的康复医疗体系下,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尚未形成转诊关系。若康复医院完全没有临床处置能力,患者来源和医疗安全都会成问题。”吴晓童强调。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转型具备良好的人才基础。2004年1月,尚未转型的杨浦区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合作,成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杨浦康复分中心”,将华山医院康复科的病房设在杨浦区老年医院,华山医院近10人的康复团队长期在该医院工作。吴晓童对此表示:“在合作长达9年的时间里,通过这块高地,我们培养了很多康复人才。”转型后,医院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康复培训。
, 百拇医药
在培养康复人才方面,无锡市康复医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党英杰介绍,医院组织老员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进修培训;鼓励并拨款支持员工积极参加康复学术会议;组织参观国内新建的康复医院;派送一批优秀员工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
而对于将护士转型培养为治疗师的做法,党英杰持反对态度。医院全部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的专业康复治疗师,用他们的理念,逐步影响和改变医院的传统做法。
学科建设是综合医院转型后需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吴晓童自己将康复简单地分为三大块:精神心理康复、肢体功能康复和内脏功能康复。“中国残联未将内脏功能残疾归入残疾分类当中。内脏康复是中国大陆康复学科的最大短板。作为综合医院,医院心内科和肾内科具有一定的基础,因而决定在转型后发展内脏康复。”, 百拇医药(曾耀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