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29638
SIMC:新医改催生的高端(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9期
SIMC:新医改催生的高端

     这种多点执业方式得到了上海市层面最大限度的支持,如开放医生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多点执业,谋求最大限度提升多点执业医生的积极性。然而,即使如此,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在中国现行的医生归属第一执业单位的情况下,医生在医学中心的执业时间难以有效保证,医学中心对公立医院人才资源存在较大依赖。

    由此,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建设方意识到,既要学习百汇模式,也要根据实际创新。“国外可以把一部分科室自由卖给或者租给医生,但我们不能。”因此,医学中心在积极引入外部优质医疗团队的同时,也在着手建设属于自己的基本医疗团队,内、外、妇、儿等基本科室都要涵盖。在此基础上,张澄宇希望医学中心在PPT(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 Team)理念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使用平台。

    品质医疗的高端竞争

    类似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这类医疗机构的诞生,正使得高端医疗领域内的竞争热度逐步提升。这样的竞争既会影响到医疗人才资源的流动,也会影响高端医疗服务现有与潜在的患者转移。
, 百拇医药
    “公立医院多种形式改制、医师多点执业、政府和医保向多种办医主体购买服务,使中国公立医院在未来的5至10年内,迎来20年前国有企业改制那样的体制改革浪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其方向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然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到好的医生,颇受外界质疑。而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看来,这种质疑短期内肯定会存在,但并不值得担心。“好的医生在公立医院体制内无法得到真正的价值体现,而园区内的医疗机构恰恰能在这方面解决这一问题。”许速认为,“未来谁到谁那里执业还不一定,有好的品牌不怕没人来。”事实上,上海市部分三甲医院已有医护人员脱离体制,转到医学中心工作,例如医学中心的护士长便来自上海某知名三甲医院。

    对于未来患者群,张澄宇表示,医学中心主要定位于具有商业医保的人群,同时也将服务于在上海包括长三角地区的几十万外籍人士和港澳地区人士。最近,张澄宇通过与多家商业医保公司商谈后发现,一些个性化险种的价格远低于他的预想,这让他对商业医保发展之后医院的市场更坚定了信心。
, 百拇医药
    4月9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发布《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张澄宇认为,这一政策对医学中心也是一项重大利好,对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和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等方面有着现实意义。

    按照上海市目前的政策要求,特需医疗要逐步剥离出公立医院,由目前的两个园区承接其服务转移。然而,剥离特需的实际执行未能达到最初要求,显然,在实施剥离特需过程中,如何做好利益分配,仍旧需要相关部门的改革决心与合理的改革举措。同时不可回避的是,医学中心的市场定位与公立医院目前开展的特需医疗服务产生了正面竞争。“公立医院的职责在于履行政府职责,保证公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如果公立医院和高端医院产生竞争,那我们的公立医院改革就真的失败了。”张澄宇感慨。, 百拇医药(张颂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