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3128061
探寻公立医院改革共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10期
     近日,国务院医改办公布了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名单。这意味着饱受争议、被喻为医改重中之重的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将继续推进。此时,回顾2010年首批试点改革以来的轨迹历程,展望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的愿景,无疑十分必要。

    公益导向:云遮雾罩见真容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作为改革的宗旨。但在改革初期,公益性的涵义却是模糊、混沌的。

    不少政府官员和医院管理者,把公益性简单地理解为非营利性,甚至错误地认为公益性就是免费的福利,公益性的医院必须公办、必须全额拨款等等。另一些医院管理者以公立医院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认为公立医院公益性无需置疑、“回归公益性”是个伪命题。而将坚持公益与追求效率和经济效益对立起来,则是更普遍的现象。

, 百拇医药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日益深入,有关公益性的共识逐渐达成。公益是指有关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作为其组织属性,是其非政府、非企业、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属性,但其内涵应该体现非营利性、公共筹资、政府主导、均衡配置和平等享受五大特征。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以维护民众健康和社会效益为目标。这并非意味着公立医院只能是全额拨款。其收费补偿和合理利益诉求,是在允许范围内的。

    按照公共经济理论,公立医院的筹资除了政府拨款外,社会医疗保险、商业保险都是有效的公共筹资渠道。政府通过准入规划、医保支付改革、劳务价格体现、绩效考核与激励、医疗行为监管等职责和手段,合理配置公立医院资源,让患者方便、平等地享受基本医疗服务。

    医药分开:峰回路转见正道

    医药分开,因为涉及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被业内普遍关注,但其中的曲折教训也颇为深刻。
, 百拇医药
    曾几何时,国内不少地方借鉴美国、德国医药分开的经验,创造了“南京模式”、“宣武模式”、“芜湖模式”,但最终以补偿不到位、医药利益难断、药事服务责任不到位、药房员工不满意而谢幕。

    “芜湖药房重返”之际,作者曾明确提出,医药分开应该是经济利益分离,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达到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药行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目的,并且提出了群众受益、补偿完善、良性激励的三大衡量要素。

    在政府明确以药品零利率为医药分开的主要手段后,不少地方政府按药品销售额的加成比例实施政府补贴。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医疗行为监督,导致了变相的“以药补医”。政府支付替代了社会医保和个人支付,药品费用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迅猛增长。这是没有统筹考虑的必然结果。

    在众多探索实践甚至折腾的基础上,中国现已基本形成共识:科学的补偿需要医保支付、收费价格、医疗行为监管的联动。简单的药品零利率无法改变医院的趋利行为。
, 百拇医药
    过低和扭曲的劳务价格是大处方、大检查、过度医疗持久存在的主要原因。北京、深圳、浙江的改革试点,将药品加成的补偿平移为劳务价格补偿,患者支付增加部分由医保按原药品支付比例支付,取得理想结果。更有上海市级医院和福建三明等地,探索按岗位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核定医院工资总额,或探索医师和院长年薪制,强调公益性、抑制趋利性,破除了“以药补医”。

    服务体系:先易后难试金石

    应当肯定的是,公立医院的服务体系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中最为平稳、最少周折、效果相对较好的。

    新医改以来,各地政府加强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2012年又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对加强基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相应进行的医药分开、补偿机制、运营机制、薪酬分配等改革,使做强基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得到较好落实。
, 百拇医药
    然而,涉及城市大型公立医院的改革,是新一轮医改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随着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逐步清晰:做强基本医疗,规范非基本医疗,建立以市场配置为主的高端和特需医疗服务体系;严格控制规模扩张,扩充养老、康复、传染病、精神病等,朝多元结构方向发展。

    应当充分认识到,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的医院发展由规模向内涵转变、医疗行为由趋利向公益转变,其所要面对的既得利益调整、理念观点冲撞、行为习惯改变,这些都会比雪中送炭似的基层基本医疗体系建设更为困难和艰巨。

    管理模式:八仙过海难成佛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中,关于“积极探索多种管理模式”的表述,使本轮公立医院改革的管理模式名目繁多:2005年,上海成立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开启了市级医院管办分开;2011年,北京、深圳、成都医管局的成立,更大规模推进了管办分离。
, http://www.100md.com
    但体制内外、不同隶属关系的多种模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以镇江、马鞍山等地为代表的医院集团模式,开创了体制内资源整合、营造竞争的先例;全国各地“医疗联合体”的探索更是五花八门;作为法人治理结构典型的“东阳模式”、“深圳港大医院模式”等时常出现。但这些对于全国大多是国资一元化的公立医院,借鉴价值却甚少。

    让人欣慰的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即医院的决策权和经营权二权分离,对医院管理者的有效制约和激励,已被政府和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规划管理、绩效考核、学科整合、资源共享、统一医保等专业化管理的探索,创造了许多亮点和经验。而让人担忧的是,多级财政、多头行政造成的壁垒难以打破;政府的规划、财政、国资、编制、干部聘任等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协调困难,常常成为有效管理的障碍。

    体制改革:蹒跚艰难迎曙光

    中国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单一办医体制,导致人事制度陈旧、组织结构臃肿、所有权管理权界定不清等弊端。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成为普遍现象。倡导多元化办医、公立医院改制,是医改的重要课题。
, http://www.100md.com
    然而,相关改革一波三折、蹒跚艰难。曾几何时,某些地方政府以一种“卖光”式的冲动,将许多公立医院,甚至乡镇卫生院一卖了之;而政府对民营医院和改制医院又缺乏严格准入和有效监管,导致基本医疗体系崩溃。于是,又一窝风地“回购改制医院”,这折射出我们在体制改革上的政府缺位、决策失误和方向迷茫。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为最大亮点。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将国企医院改制试点等纳入2014年医改重点工作。新一轮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还包括:营造多元化、多层次医疗服务格局;公立医院多种形式改制;医师多点执业;政府和医保向多种办医主体购买基本医疗服务。

    总之,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理性梳理得失利弊,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对得到共识与被实践证明成功的改革积极推进、稳步推广,一定能开创公立医院改革新局面。, 百拇医药(高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