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20期
编号:13123304
诠释现代化研究型中医院(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20期
诠释现代化研究型中医院

     毋庸置疑的是,“名中医工作室”发掘中医古籍经典并融汇新知,为中医继承发展留下了理论精华。数据显示,自工作室创建以来,已然整理医案医话超过万则,临床随诊笔记两万余篇,出版书籍230余种,发表论文千余篇,而且收集了大量的宝贵影像资料。刘嘉湘教授的“扶正法治癌”,朱培庭教授的“胆病从肝论治”,邹菊生教授的“眼深部望诊、角膜深层辨证”等,无不成为现代中医理论创新的经典之作。

    如今,上海龙华医院已从当年的“八大元老”丰富发展为拥有31个“名中医工作室”的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而且“名中医工作室”效应已席卷全国各大中医医疗机构,成为中医传承的不二法门,其中不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上海市海派中医流传传承研究基地。2012年9月8日,上海龙华医院又率先创立了全国首个以专家姓名冠名的中医流派学术研究中心——“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

    再者,上海龙华医院针对年轻人的苗圃计划、龙医团队系列人才培养方案陆续出台。新的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以及中医复合型人才“六结合培养模式”再次大放异彩。“六结合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中医与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医古文与外语结合,医药学与生物学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业务技术与组织管理结合。
, http://www.100md.com
    此外,上海龙华医院“注重人格培养,立身树人”。因为,中医药要发展、要走出国门,更需要优秀的中医科研人员。由此,医院要求学生加强外文文献的阅读和整理,要求在国外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正是在这种严格要求的氛围下,研究所的创新团队佳绩频传。

    半亩方溏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施杞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实践,总结出“1+1>2”的人才培养超越模式。“1”是指施杞教授对学生们所做的工作——“引路、铺路、养路”,即引领学科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科研思路,培育弟子们献身中医药事业的高尚情操。他坚持一手抓软件、一手抓硬件,建成了全国一流的中医骨伤科现代研究平台。2012年,施杞教授荣获“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正是在这些培养模式轨道中,上海龙华医院走出了王拥军、许玲、季光、莫文、李和根、刘胜、张惠勇、梁倩倩、杨燕萍、卞琴、崔学军、李晨光、王琛、王琳、钟逸斐、孙建立等后辈翘楚。

    软硬俱佳 云帆沧海
, 百拇医药
    走进国际学界,将中医药发扬光大,雄心勃勃的“龙医人”从没有停下脚步。闭门造车的中医发展模式已让传统中医吃尽了苦头,走不出国门、得不到国际认可。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国际影响就等意味着没有竞争力。作者认定医院必须培养一批不但中医功底厚实而且具备中西医结合实力的复合人才,谈国际影响才不是一句空话。

    在施杞教授、王拥军教授的带领下,“前移式培养模式”率先在脊柱病研究所实行。近5年,研究所共计投入超过160万元,资助优秀医生、科研骨干、优秀博士研究生出国深造,学成之后再为医院、为研究所、为国家做贡献。截至今日,上海龙华医院先后派出17个博士研究生“好苗子”中,学成期满的12位已满载16个国际级学术奖项悉数“衣锦还乡”。

    归功于“有中医内涵的留学博士”,研究所成功申请到3个国家级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这在过去是龙医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目前,这所中国中医药界的首家脊柱病研究所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多所著名高校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携手深化中医药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医药促进脊髓修复与再生以及中医药治疗骨退变性疾病等相关领域研究。
, 百拇医药
    2008年,上海龙华医院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格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同期承担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和“骨退行性病变”二大疾病系的研究。2012年,医院成为上海市“重中之重”的“中医药防治慢病(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龙华医院再接再厉、不断奋进,今年又组织申请了“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意义有三:其一,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以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规范化研究评价为切入点,以高水平临床循证医学研究为核心,构建中医药综合防治恶性肿瘤临床科研协作网络,使临床研究水平达到国际规范化要求,并不断向社区、基层转化。其二,建立国际临床规范化研究技术平台,使之成为我国乃至国际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评价的基地和转化医学中心,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其三,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和技术揭示“扶正治癌”治疗恶性肿瘤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肿瘤学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这是上海龙华医院给自己规划出的三点新坐标,无疑对科研水平、临床水平、国际合作、人才储备、硬件配套再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 百拇医药
    在这里,任何一个决策都经历过规范的“循证分析”考证。医院相关人员负责收集数据,把全国各家同类型医院的政策数据全都汇总起来,共计分析了973例,同时制定出96个参数,十几大项用于政策研究。继而,借助医学科研循证方法,包括科技投资比例、配备专业人员、科技成本效益产出比等医院建设的各核心要素标准都具备科学的政策研究和指标依据。每一项决策都确保了雄图壮志的主观意愿与科学管理理念、手段的客观保障有机和谐。

    在合理宏观决策同时,上海龙华医院更强调“精细化管理”,使办公流程更加科技化。通过计划、统筹、决策,通过信息化技术监督执行,行政科研效率大大提高,为民众服务更为便捷。

    目前,一幢总面积37245m2的17层综合大楼,一幢规划面积13500m2的10层科研大楼拔地而起,研究型门诊、研究型病房、医技用房、临床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床科研信息中心等基建蓝图指日可成。

    “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党的十八大“医改”报告中被愈发强调,这与上海龙华医院“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的理念不谋而合。54年的发展历程,让龙华人有底气、有实力发出这样的呼喊:“为国家中医发展指明道路!”

    万事具备,只争朝夕。龙医人力争再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在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防治骨退行性病变、恶性肿瘤、慢性肾脏病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现代化研究型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肖臻)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