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6年第7期
编号:12835259
医疗城:从梦想到现实的距离(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6年第7期
     位于天宁区的凤凰新城国际医疗园区则计划采取中外合资或者合作综合医疗机构的方式,打造集综合服务中心、综合门诊、康复中心及各类专科中心于一体的常州国际医疗园区。

    同样位于天宁区的“国际急救医学产业园区”则瞄准了国内急救医学相关产业发展的空白,力图通过集群化发展模式推动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据了解,园区将采取“一专、一院、两心、三基地”的产业体系,建设专业化急救医疗产业园区、中国急救医学应用学院、中国急救医学疑难病症会诊中心、中国急救医学项目研发转化中心,从而发展成为中国急救医学培训教育基地、中国急救医学产品研发基地、中国急救医学公共卫生基地。

    相对于医疗健康产业的聚集化发展,以健康地产为核心的“医疗健康城”建设,则属于“医疗健康城”中的另类。

    “东有‘光谷’,西有‘健康谷’”是“武汉-中国健康谷”对外打出来的旗号。不同于光谷区的医疗产业聚集发展,健康谷更加侧重于健康地产生态模式。
, 百拇医药
    该项目重点将“健康”与“住宅”相结合,借力三甲同济医院以及专业级学术研究机构,打造囊括生活居住、教育、商业、高端会所、健康医疗、国际养生、生态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综合体。

    在我国,当健康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房地产商很敏锐地实现了房地产项目的创新发展。

    医院不仅是单纯的治病救人的场所,其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圈,需要包含餐饮、休闲等活动,与商业综合体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医院边界的逐渐消失,将医院的综合活动融入到商业综合体也日益被接受,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专科诊所、美容整形中心等医疗保健机构也已经开始进入商业综合体发展,健康地产也成为地产业新兴的发展模式。

    群雄逐鹿医疗城

    在我国,政府是医疗健康城主要的规划者与推动者,园区建设主要依托医疗机构、医药企业构建,属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作模式。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社会办医的逐渐放开,社会资本也投身其中,掀起了医疗城建设的群雄逐鹿景观。
, 百拇医药
    “国内健康城的概念最早还是我们提出来的。”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燕达医院执行院长李海玲向《中国医院院长》讲述了这家社会办医机构的医疗城之梦。

    燕达国际健康城位于北京东燕郊,占地面积750亩,总投资约150亿元人民币,健康城内包括燕达国际医院、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学院、国际会议中心、燕达国际医学院六大板块。

    健康城隶属于燕达集团,该集团成立于2000年,下设17家子公司和两个创业园区、一座健康城,涉及高新建材、房地产开发、酒店、物业、养老等产业。

    2000-2001年,作为燕郊四大开发商之一,燕达集团拿到了一块用于医疗用途的划拨用地,鉴于对房地产建设的理解以及多方面的考察,燕达集团董事长李怀将认为,医院的发展需要医教研的支撑,如果不能打造医疗服务链条,仅仅建一所医院,并不能让医院得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敏锐的商业直觉也让他看到,养老产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的朝阳产业,如果能将医疗与养老相结合,未来一定能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医院到医教研结合再到养老产业,燕达逐渐确立了“燕达健康城”的发展与规划。
, http://www.100md.com
    在我国,社会资本办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之前的政策、环境并未给予太多的支持空间。在当时,大型设备的购买审批权还没有下方到各省,依然需要前往当时的卫生部进行审批。仅这一点,就为燕达国际健康城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办医艰难的同时,人们对健康城的发展并不看好。在当时,有专家指出,作为三线城市,燕郊2007年的人口总数不足10万人,在这样的地方,别说建一座健康城,就是一座规模稍大一些的医院,都难以确保其运行。

    李海玲清楚地记得,当时河北省省长郭茂庚对项目给予了很大支持与信心,他对项目给予了更精准的定位:承担首都医疗的分解功能,缓解河北医疗功能。

    2009年7月,燕达国际健康城落成,2010年12月1日,燕达国际健康城正式开业。

    此时,社会办医相比以往有了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 http://www.100md.com
    2009年,新医改纲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随后,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原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至此,“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有了国家层面的规范。

    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燕达健康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10月13日京冀两地政府共同签署了《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卫生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明确提出:鼓励燕达医院(燕达国际健康城)积极与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对接,通过与北京大型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开展合作的方式提高自身医疗卫生水平。随后,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儿童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多家北京知名医院开展了合作共建。

    与此同时,燕郊人口也飞速发展,超过60万,作为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燕达国际医院每天的门诊量达到千余人次,并不断增长。
, http://www.100md.com
    从原来的“门前冷落鞍马稀”到如今的“香饽饽”,燕达国际健康城见证着北京周边发展的变化,也见证着我国社会办医的变化。

    同燕达国际医院运行相比,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运行相对更加顺利。中心正在运行的一期工程,拥有床位2300张,现正式开放床位1272张,在住长期宾客达1000余人,开放床位占用率95%,其中95%的宾客来自北京。

    “受欢迎”更多来自于市场需求。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末,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已达10.06%;预计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将达到20%。与此同时,受原有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北京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同样明显,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4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指出,北京市60岁以上老人已超两成。, 百拇医药(杨晓慧)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