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2035722
十年创新: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先国际(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2期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介入治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了十多年的创新发展历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以下简称“室缺”)的介入治疗方面,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就此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室缺介入界权威专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

    我国先心病发病现状

    与西方差异凸显

    据秦永文教授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出生缺陷范畴。近年来出生缺陷的调查资料显示,先心病居我国住院出生缺陷发生率首位,发病率占新生活产婴儿的6.87‰~14.39‰,人群中先心病的检出率为0.2%~1.3%。城乡发病率相似,高原地区略高于其他地区。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为18万~22万例;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技术相对落后,且大部分患者分布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大量的儿童期心脏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早的矫正而进入成年,因此,成人先心病所占的比例为0.24%~0.28%。

    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先心病的检出率逐步提高,未来几年这一比例还会不断增加。在美国2亿多的总人口中,成人心脏病约有90万例,以此推算,我国成人心脏病有400万例左右。

    “由于国情不同,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基数小、对优生优育的多方重视,总体人口出生率偏低,其总出生缺陷率已降至1.5%左右,远低于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5%以上,并且国外在患者3岁以内基本上完成了先心病的筛查和治疗,致使主流医师较少涉足该领域;而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儿有15万~20万例,但每年开展的先心病介入和外科手术仅6万~7万例,不到每年新出现的先心病患者的一半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