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35700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夏维国
第1页

    参见附件(1204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04例门诊就诊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吸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观察组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2%(P<0.05)。结论:正确合理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实现哮喘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046-02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近年来,中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哮喘急性发作可引起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且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2005年7月以来笔者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7月~2008年10月在本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4例。纳入标准: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诊断标准[2]:①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与接触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③经抗哮喘治疗临床症状缓解;④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者,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能够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最大呼气流量每日变异率达20%以上。排除标准:①激素依赖患儿;②合并有心、肝、肾及其他器官严重性疾病患儿;③治疗前3 d内使用过全身激素者;④对吸入性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的患儿。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有104例,其中,男62例,女42例;年龄4~14岁,平均(6.4±3.8)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7±0.8)年;合并有荨麻疹8例,过敏性鼻炎47例,有家族哮喘病史25例。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吸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125~375 μg;观察组予布地奈德200 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患儿如在治疗期间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则按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等药物治疗。

    1.3 主要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日、夜间哮喘症状计分和峰流速值测定(PEFR)。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3]并结合哮喘严重程度分级判断指标拟定为,临床控制:用药后临床症状消失,日间和夜间均无症状,肺功能正常,或偶有发作,但可自行缓解;显效:进步2级;好转:进步1级;无效:无任何进步或病情加重。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见表2。

    2.3 副反应及不良事件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过敏、口腔真菌感染、皮疹及心悸等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可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可能与免疫—炎性反应、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布地奈德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是已证实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和控制哮喘首选药物[3-4],主要通过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使嗜酸粒细胞的趋化和活化受到抑制,使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减少微血管渗漏,使细胞膜上的受体合成增加,进而有效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而发挥抗感染作用。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前、后肺功能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肺功能改善情况相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0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