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032489
3种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对比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5日 唐 微 王振文
第1页

    参见附件(1350KB,2页)。

     2.2 3组产妇第三产程持续时间的比较

    臀部肌内注射组分别与脐静脉注射组和宫底肌内注射组的第三产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静脉注射组与宫底肌内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被临床高度重视,产后出血量在第三产程最多,临床上若能减少第三产程和产后2 h出血量,则可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当胎儿娩出后,产后子宫收缩越强,胎盘剥离排出越快,子宫出血越少[3]。缩宫素的作用就是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促进其收缩,子宫肌层的血管被压迫而起止血作用[4]。

    缩宫素作为游离在血液中的肽类激素,半衰期为1~6 min,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其作用的靶器官是子宫和乳腺的平滑肌,缩宫素能增加子宫平滑肌细胞膜可开放的钠离子通道数目,而引起子宫肌细胞的去极化,导致子宫肌层动作电位释放,从而引起静息子宫肌细胞的兴奋传导及协调的收缩[5],将肌纤维间和血管及血窦关闭,使出血迅速减少,同时子宫肌纤维强烈收缩,将肌纤维间的血管及血窦压迫关闭,使出血迅速减少[6],促进胎盘剥离,缩短第三产程。传统多采用肌内注射缩宫素法,一般认为缩宫素肌内注射显效较慢,而作用时间较长。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子宫底肌内注射缩宫素,能直接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迫使胎盘迅速剥离和排出,子宫肌所有开放的血管和血窦迅速闭合,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采用脐静脉推注缩宫素,缩宫素快速均匀分布于母体面绒毛,通过绒毛间隙迅速作用于宫体肌肉,子宫肌的同步收缩促使胎盘整体剥离、完整娩出,宫腔所有开放血窦迅速闭合,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减少了出血量和宫腔探查。采用宫底肌肉直接注射缩宫素的方法,可由1个人操作,操作简单,不增加产妇痛苦,无副作用及并发症,效果显著,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且高浓度的缩宫素可加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引起子宫收缩,迫使胎盘迅速剥离,血窦及时关闭[7],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出血量,但胎盘剥离的完整性和宫腔探查率明显高于脐静脉组。采用子宫底肌内注射缩宫素应注意避开膀胱区,按摩宫底注入肌层。

    采用产妇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的方法处理第三产程,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缩宫素进入血液循环,最后才到达靶器官子宫。胎儿娩出后立即脐静脉注射缩宫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但缩宫素必须通过母体臀部肌内的毛细血管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但缩宫素在血液中或多或少与清蛋白结合致分子加大,降低缩宫素穿过细胞膜进入子宫的速率,妨碍运转及分布,3~5 min后开始生效[8],起效慢。且血液及许多组织中含有一定量破坏缩宫素的酶,降低了缩宫素到达子宫的浓度,也降低了缩宫素的作用力,延缓了缩宫素的作用。

    从观察结果综合分析,宫底注射法显著缩短第三产程,也减少了胎盘剥离时的出血量及产后2 h的出血量,所以宫底肌内注射缩宫素安全有效,而且操作简单,效果显著。适合任何层次接生人员使用。因此,脐静脉组、宫底肌内注射组注射效果明显优于臀部肌内注射组。本研究提示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和第三产程时间及胎盘完整性与宫腔探查概率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文结果表明,在胎儿娩出断脐后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比产妇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的产后出血量要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脐静脉注射缩宫素,药物可直接通过胎盘到达子宫,高浓度缩宫素可加强子宫平滑肌收缩,使胎盘迅速自子宫壁剥离,血窦及时关闭,从而使第三产程缩短,也减少了胎盘剥离时的出血量及产后2 h的出血量。

    综上所述,脐静脉组、宫底肌内注射组出血量明显少于臀部肌内注射组。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对预防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最佳。尤其适合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参考文献]

    [1]顾祖文.不同途径注射催产素对预防产后出血及缩短第3产程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7,23(11):35-36.

    [2]肖广金.宫肌注射催产素在防治产后出血中的作用与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5):111-112.

    [3]梁艳碧.催产素脐脐静脉推注对产后出血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32-1332.

    [4]刘军防.催产素不同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892-5893.

    [5]费亚萍,王萍仙.催产素防治产后出血的病例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