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31950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碳酸利多卡因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5日 莫秀晓,陈 辉,林凤琼,谭志青
第1页

    参见附件(776KB,1页)。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碳酸利多卡因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临床应用和可行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的麻醉方式: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神经阻滞;对照组的麻醉方式:传统方法下行肌间沟神经阻滞。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麻醉起效完善,麻醉效果好。结论: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副作用少,是骨科医院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关键词] 神经刺激仪;碳酸利多卡因;肌间沟神经阻滞;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 R68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78-01

    肩关节脱位是骨科医院最常见的一种关节脱位,大多数患者在无麻醉下行手法复位,这样往往使患者疼痛、难受、肌肉紧张,给手法复位带来因难,同时,这类患者手法复位后即离开医院。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又达到麻醉镇痛的效果,本院自2003年开始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的Stimuplex HNS11神经刺激仪定位下1.73%碳酸利多卡因10 ml+0.9%氯化钠溶液10 ml复合,行肌间沟神经阻滞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临床应用,减少了传统方法操作的盲目性,有效地控制了药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男65例,女35例,年龄18~80岁,体重40~96 kg,ASA评级: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神经阻滞;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行肌间沟神经阻滞。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鼻导管吸氧,连续监测血压(NBP)、HR、RR、ECG和SpO2。治疗组:患者去枕仰卧,头转向对侧,患肢尽量内收,充分暴露颈部,应用神经刺激定位。在前中斜角肌间沟处进针,当刺激电流强度≤0.4 mA时三角肌仍有抽搐反应,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0.9%氯化钠溶液合剂20 ml。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探索异感法进行神经阻滞,局麻药配方和剂量与治疗组相同。观察患者疼痛明显减弱或消失后开始手法复位。1.2.2 临床观测连续观测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麻醉效果和并发症。麻醉效果可分为,优:手法复位时,安静,无疼痛;良:手法复位时,有轻微疼痛感,但不妨碍整复;差:手法复位时,有明显疼痛、肢体剧烈扭动、对抗、需加局麻药或辅助静脉麻醉面才能完成。

    1.3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分析麻醉效果。治疗组麻醉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治疗组仅有1例发生霍纳综合征;对照组有膈神经阻滞3例,霍纳综合征4例,颈部血肿1例,喉返神经阻滞1例。

    3 讨论

    为了保障门诊手术麻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选择起效快、时效短的碳酸利多卡因,进行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该麻醉的方案选择,有利于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恐惧感,减少肌肉紧张和反复牵拉复位的操作,提高复位的成功率,同时,减少多次复位的牵拉,多次复位牵拉可能造成神经血管的损伤甚至骨折[1],特别是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肩部手术应用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不易达到满意效果,且易出现气胸等并发症[2]。

    神经刺激定位下进行神经阻滞,是通过刺激周围神经,诱发神经所支配的肌网收缩,产生可视的运动反应,帮助正确定位[3]。特别是对意识不清,肥胖体型,解剖标记不清者,能帮助准确定位,提高麻醉效果,治疗组患者中有2例合并脑外伤,5例肥胖矮小,2例驼背,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麻醉手法复位,成功率高,麻醉可靠,并发症少,均未发现神经损伤,局部肌肉疼痛,感觉明显异常等不良反应。在治疗组中,重点在于正确把握刺激仪的使用,同时,熟练解剖定位,正确固定穿刺针位置。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往往不合作者、意识不清醒者、肥胖者的治疗中带来困难。传统穿刺法,是使用寻求“异感”(触电感)来判断神经阻滞部位,常与患者素质也有一定关系,并且反复穿刺可造成神经损伤,并发症多和用药盲目有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7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