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361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迪沙片5 mg,tid常规降糖治疗,抗抑郁剂西酞普兰20 mg,顿服;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利培酮1 mg,晚顿服。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1次进行比较。结果:经8周治疗,研究组血糖(7.2±2.5 vs 5.1±1.8)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关键词] 抑郁障碍;西酞普兰;利培酮
[中图分类号] R9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b)-052-02
利培酮是一种非典型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D-2受体和5-羟色胺2(5-HT2)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安全、依从性好[2-3],利培酮对情感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为此,笔者采用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12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58例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③抑郁障碍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前17项总分>18分。年龄55~75岁,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及躯体疾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对西酞普兰或利培酮药物过敏者,继发于其他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的抑郁障碍患者等。将入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8例,男性1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5.8±8.7)岁,平均病程(6.8±6.2)年。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5.1±8.1)岁,平均病程(7.0±6.8)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经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入组患者均经1周清洗期后接受治疗,两组均给予格列吡嗪(山东威海迪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 mg,tid降糖治疗,两组均给予西酞普兰(西安杨森公司生产)20 mg,qd,早顿服。研究组联合利培酮(西安杨森公司生产)1 mg晚顿服。
1.2.2 评定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治疗期间1、2、4、6、8周各评定1次,并于治疗前后各测量空腹血糖1次,进行疗效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并进行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抑郁障碍治疗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比较
见表2。
3 讨论
刘向红[4]综述大量研究结果认为, 糖尿病可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如抑郁障碍,这会影响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影响对糖尿病治疗和护理的合作程度、不主动配合治疗不能坚持控制饮食,心境低落如长期持续存在,可使其自杀的危险增加。Goodnick PJ等[5]回顾了近10年的临床和动物试验研究,总结到:增加5-TH的前体,促进其释放,或抑制重吸收和代谢,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浓度。在常规降糖治疗过程中兼顾抗抑郁治疗,选用新一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配合选择性单胺拮抗剂为佳,可长期抗抑郁治疗。研究发现通过对部分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后,抑郁、焦虑症状消除,血糖控制理想。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抑郁情绪密切相关,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研究认为,抑郁障碍与脑内单胺递质系统的异常有关,主要与去甲肾上腺素、5-HT的浓度及其代谢的改变和受体功能下降有关[6];还有研究认为可能与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及其受体受损有关[7]。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研究发现该类药物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目前已经不再单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还被作为心境稳定剂,单用或联用治疗心境障碍[8-9]。
利培酮属苯丙异恶唑衍生物,由氟哌啶醇发展而来,是一种强5-HT2和相对弱的D-2受体拮抗剂。5-HT2拮抗的比值大于D-2,但仍保留了D-2拮抗的抗精神病作用特点。对中枢系统的5-HT和DA拮抗作用的平衡可以减少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可能,并将其治疗作用扩展到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如抑郁、焦虑)[10]。
综上所述,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起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西酞普兰[11],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J].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6.
[2]任凯,赵希武,姜晓岩.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1):3.
[3]杨立身,李正才,吴英,等.利培酮不同剂量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3):13.
[4]刘向红.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02,63(1):98.
[5]Goodnick PJ,Hernandez M.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comorbid medical illness[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0,1(7):1367-1384.
[6]Fontanine R,Ontiveros A,Elie R,et al.A double –blind comparion of nefazodone, imipramine, and placebo in major depression[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