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009346
大肠埃希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05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大肠埃希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用K-B法,用WHO细菌耐药监测网提供的WHONET-4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532株,泌尿道274株(51.5%)、伤口89株(16.7%)、呼吸道57株(10.7%)、引流及穿刺液44株(8.3%)、血液32株(6.0%)、其他36株(6.8%)。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噻肟及头孢唑林、头孢呋新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萘啶酸、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在50%以上。泌尿道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单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亚胺培南是治疗产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的首选药物。结论: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有差异,强调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须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关键词] 抗药性;微生物;大肠埃希菌

    [中图分类号] R512.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1(b)-068-02

    大肠埃希菌属肠道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泌尿道、术后伤口、各器官脓肿等不同部位的感染。随着近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其耐药率愈来愈高,尤以产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耐药率和多重耐药性最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本文对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大肠埃希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532株,菌株经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及鉴定,同一患者中无重复菌株。

    1.2 药敏试验

    参考NCCLS1999年版标准进行K-B法药敏试验。所用16种药敏纸片及M-H培养基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1.3 数据分析

    用WHO细菌耐药监测网提供WHONET-4软件及u检验完成。

    2 结果

    2.1 分离率

    2.1.1 标本泌尿道274株(51.5%),伤口89株(16.7%),呼吸道57株(10.7%),引流及穿刺液44株(8.3%),血液32株(6.0%),其他36株(6.8%)。

    2.1.2 季节1、2、3月检出94株(17.7%),4、5、6月检出141株(26.5%),7、8、9月检出205株(38.5%),10、11、12月检出92株(17.3%)。

    2.2 耐药率

    从不同部位分离的464株大肠埃希菌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情况见表1。(血液及其他部位的68株未作耐药分析,故为464株)。泌尿道与其他部位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经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道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的大肠埃希菌,见表2。

    3 讨论

    大肠埃希菌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之一,且临床耐药率极高。仅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噻肟等抗生素保持相对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低于10%),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萘啶酸、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在50%以上。本研究表明泌尿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与其他部位的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泌尿系感染患者使用喹诺酮类的机率大大高于其他部位感染患者,应用喹诺酮类时间也早于其他部位,且环丙沙星具有药效高、口服方便等优点而在医院和社会广泛应用,从而加大了抗菌药压力,使之容易产生耐药性;泌尿道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医师临床用药习惯和患者自主滥用药物有很大关系[1]。泌尿道大肠埃希菌感染可选用头孢唑林、头孢呋新等抗生素,而呼吸道、引流穿刺等部位感染时须慎用。本监测环丙沙星的平均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明显高于文献报道[2-4],与其作为喹诺酮类新药、抗菌谱广,近年在各类感染中大量应用有关。所以,用药习惯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明显影响,同样是大肠埃希菌感染,须根据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广泛应用广谱抗菌药是细菌耐药性发展的推动力。大肠埃希菌是产ESBL的代表菌之一,大部分ESBL是低耐株,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噻肟未达到耐药的判定折点,故ESBL很可能被低估[5-6]。ESBL多出现在ICU、长期住院、应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患者中,易引起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临床上可能对所有头孢菌类和氨曲南耐药,还可能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复方磺胺耐药,亚胺培南是目前治疗ESBL感染的最佳药物[7-8]。近年来不断发现新的ESBL,不但能灭活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对四代头孢菌素cefepime、头霉素也有灭活作用,甚至发现个别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可水解灭活亚胺培南。临床医师应多掌握细菌耐药性极其敏感药物,做到临床合理用药、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的控制细菌耐药性的激增,避免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参考文献]

    [1]刘学东,胡必杰,高晓东,等.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3):314-316.

    [2]崔伟历,徐德兴,李文玲,等.大肠埃希菌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的细菌耐药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8):940-942.

    [3]吴建峰,周君纯,林月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