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079804
李兰娟:我国唯一的传染病学科女院士(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9期
     柔和的微笑,浅淡的妆容,得体的职业套装,这就是李兰娟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文雅娟秀,恰如其名。只有看她的眼睛,才可以感受到那坚定而执著的光芒。

    从一名普通医生到国内唯一的

    传染病学科院士

    李兰娟教授从小家境困难,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都是靠助学金来完成学业的,所以她一直特别珍惜学习机会,格外刻苦勤奋,成绩也非常优秀。李兰娟说:“在别人的印象里,我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的人,我觉得,只有认真,才能把事做好;更重要的是,人得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正是这种认真和执著,使我能在传染病学术领域不断地创新探索。”

    李兰娟领导的课题组创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攻克了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这一国际性难题,中间历经10年的艰辛磨砺,真可称得上是“十年磨一剑”。

    1986年,李兰娟申请了青年科研基金,带领课题组展开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人工肝作为一项新技术,当时国内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不少人对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这一新方法的前途表示怀疑,但李兰娟深信:只要攻克治疗中的几个技术难点,还是有成功可能的。就这样,她带着必胜的信念做了一段时间,却因重型肝炎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有的课题组成员没有了信心,李兰娟只好另外找人:谁愿意,跟着我做!

    在当时的1990年,国内的不少专家也普遍认为这个项目没有前途、没有希望,但李兰娟带领课题组还是坚持不懈地研究探索,并在临床上成功救治了几例重型肝炎患者;由此,她的信心更坚定了;一直到1996年,她的课题组做到45例时,明显的疗效标志了人工肝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成功,攻克了人工肝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确切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