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0861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邬红卫,熊自强,马俊
第1页

    参见附件(1999KB,2页)。

     [摘要]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科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关节置换组(A组)和内固定组(B组)各42例,分别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并随访观察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B组6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 R274.1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183-02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群,并且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但是临床上采用何种手术方案尚存争议,特别是对于GardenⅢ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往往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2-3]。因而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促进骨折的愈合并防治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本科于2007年3月~2009年3月分别比较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为本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9例;年龄60~84岁,平均74.6岁;病因:摔伤62例,重物砸伤14例,其他原因8例;Garden分型:Ⅱ型13例,Ⅲ型44例,Ⅳ型27例;部位:左侧44例,右侧40例;并发症:高血压22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13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关节置换组(A组)和内固定组(B组)各4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检查,除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不耐受手术者;对于存在合并症的患者,请相关科室医生前来会诊处理,术前常规皮牵引制动1周左右。

    1.2.2 手术方法

    1.2.2.1 A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常规消毒,于患侧髋部后外侧做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并钝性分离臀大肌肌纤维,切断梨状肌,显露并且开关节囊,露出骨折端,在股骨小粗隆上方约1.5 cm位置处将股骨颈截断,取出股骨头测量尺寸,并观察髋臼磨损和损伤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做全髋或半髋置换,术后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再次消毒创口,依次缝合皮肤。

    1.2.2.2 B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前准备同A组,平卧位,双下肢置于牵引床上,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在大粗隆下方穿进3枚导针,使其呈稳固的三角形位于股骨颈内,测量进针的深度确定钻孔深度,选择合适的螺钉套入导针,拧入股骨头,注意保持螺钉尖端距离股骨头软骨面约0.5 cm,去除导针,再次消毒后缝合伤口。两组术后均行抗感染等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关节功能恢复锻炼,随访12~24个月,定期复查。

    1.3 疗效标准

    优:无疼痛及跛行,步态正常,髋关节活动>正常范围的75%,X线检查示骨折愈合,无骨关节炎改变;良:偶尔疼痛,步态正常,髋关节活动>正常范围的50%,X线示骨折愈合,出现关节面硬化,关节间隙基本正常或稍缩窄;可:中度疼痛或轻度跛行,关节活动<正常的50%,X线示骨折愈合,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并有关节面硬化和骨赘形成,头塌陷;差:出现明显疼痛和跛行,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或出现关节僵硬及明显畸形,X线示骨折未愈合,有明显骨关节炎改变,头塌陷[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A组:共2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下肢短缩畸形;B组:共有8例,其中肺部感染1例,压疮2例,疼痛或跛行2例,骨关节炎1例,髋关节畸形2例,行二次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

    3 讨论

    老年人群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而且往往伴有骨质疏松,股骨颈的质地非常脆弱,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另外由于该部位的血液供应较差,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会导致骨折不愈合及多种并发症。

    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材料,国内张保中等[5]报道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而且该材料抗压力、抗张力及抗旋转能力均比其他内固定物好,手术于导针引导下进行,避免了操作盲目性;同时置入的3枚导针呈稳固的三角形排列,使抗扭转力进一步加强,利于骨折愈合;然而由于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易导致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6]。随着假体技术的日趋成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开始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并取得了明显疗效,本研究发现行髋关节置换术的A组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内固定组(B组)的61.9%;另外随访观察A组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主要为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以早期下床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并早期负重,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疗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关节疼痛,进而改善髋关节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7]。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适合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Lim YW,Kwon SY,Han SK,et al.Postoperative mortality and factors related to mortality after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J].J Arthroplasty,2009,24(8):1277-1280.

    [2]桂红利.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42-43.

    [3]危杰,王满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9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