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07784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血象细胞形态学镜检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莫和国,隋洪 徐宁,陈光辉,郭周庆
第1页

    参见附件(3038KB,3页)。

     3 讨论

    目前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得以广泛应用,帮助检验人员快速完成了大量血标本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多功能(核酸荧光染色+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全自动五分类Sysmex XS-1 000i血细胞分析仪能对血液中的白细胞作五项分类,并可以提供许多计数异常的监测信息和报警信息,以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因此部分检验人员对仪器的依赖性愈来愈强,造成对血细胞分析仪的血涂片复检率过低,识别细胞形态的基本功较差,遇到报警异常血常规标本也不愿作人工细胞形态学检查,更缺乏适合本实验室使用仪器的筛选标准等,甚至许多科主任对形态学检验的临床价值都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从事形态学检查工作岗位的编制设置缺失。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如核的形状,染色质的粗细,有无核仁,胞浆着色性,浆内颗粒型,有无内容物等,这些不仅是现代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做到的,而且这些内容对区分和鉴定异常细胞也是所有仪器无法提供的[9]。总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细胞分析仪所不可替代的观察各类血细胞形态学有无改变的“金标准”[10]。在报警的各种类型贫血组别中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才能发现许多异常的红细胞形态。如淡染区扩大的巨、大、小红细胞,泪滴状、口形、棘形、靶形、球形、嗜多色、卡波环、豪乔体、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及幼稚红细胞等;Williams血液学第6版将红细胞形态分为12类,17种,并介绍了每种形态与各疾病的相关性,可见红细胞方面就有多么丰富的内容[11];在报警的感染发热组别中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见其形态学的改变,如退行性变、中性粒细胞核分叶不能(Pelger-Huet畸形)、家族性白细胞空泡形成(Jorgan畸形)、膜结构缺陷型血细胞异常(Chediak-Higashi畸形)、粒细胞异常蓝斑形成(May-Hegglin畸形)[12]、杜勒小体、核固缩、核分叶过多、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及各类幼稚细胞等;在报警的血小板异常患者中,大多数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或人为采血所致血小板聚集。少部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或骨髓增殖性疾病等。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以发现一些异常改变,如巨大、畸形、蛇形、星芒状、蓝色、幼稚血小板等;在报警的其他特殊类型疾病中,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找到与其疾病相关的异常细胞,如骨髓瘤的血片中可见缗钱状红细胞,感染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血片中可找到吞噬噬血细胞,转移癌血片可见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经特殊程序处理的红斑狼疮患者血片中可找到红斑狼疮细胞(LEC);在疟疾患者血片中能找到疟原虫(MP)等。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虽然是多功能(核酸荧光染色+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同时能检测24个参数),具有非常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并且血细胞分类结果和镜检结果呈高度正相关,它不仅使十分繁琐的红细胞比积(Hct)测定和MCV、MCH和MCHC计算成为“常规”项目,而且使过去表示红细胞大小的分布曲线(Price-Jones曲线)成为历史,因为现代血液分析仪作为常规检测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Price-Jones曲线反映红细胞大小分布更为精确和直观[13]。但在血细胞过高或过低时(超过线性范围)所得结果均为估计值,且都不能准确分类甚至不出分类结果,并出现异常的粒细胞分布图。另外经仪器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分类对比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单核细胞仪器分类结果偏高,淋巴细胞分类略偏低,其余三项分类呈高度正相关。且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仪器对异常的细胞形态分辨率较差或无法分辨。如异型淋巴细胞、破碎红细胞、畸形血小板、各类型畸形粒细胞、原幼稚细胞及其他特殊细胞等。因此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的细胞只有筛查功能,绝不能取代人工细胞形态学检查。

    [参考文献]

    [1]朱忠勇.怎样看待血液及尿分析仪的过筛作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3):321-323.

    [2]朱晓辉,何菊英,朱忠勇.应用血液分析仪后复查血片的内容和方法及程序[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2):785-787.

    [3]孙芾,王厚芳,于俊峰,等.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155-157.

    [4]彭黎明,邱广斌,赵威,等.自动血细胞技术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复检规则[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77-379.

    [5]卢兴勇,丛玉隆.应重视和提升传统血液形态学检验水平[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481-482.

    [6]Barnes PW, McFadden SL, Machin SJ,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roup for hematology review: suggested criteria for action following automated CBC and WBC differential analysis[J].Lab Hematol, 2005,11(2):83-90.

    [7]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Bull BS. Morphology of the erythro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3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