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HIV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2)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1.4.7 临终关怀
患者面对死亡、人们歧视出现愤怒、否认等心理问题。护士应摒去人们谈“艾”色变思想,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愿,尽力帮助完成;还应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加强责任心,用娴熟的技术和周到的护理,让患者平静离开。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干预前后护理效果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使CD4+细胞计数明显减少,机体失去免疫功能,导致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目前尚无特效药医治,患者将终生携带病毒;随着病程发展可出现各器官功能下降而引起相关疾病,难免导致阑尾炎、胆囊炎的发生;患者为解决痛苦求助于医生,但是担心被歧视、被拒绝而迟迟不敢前往,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后才就医,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6]。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00 000例,占全人群感染率的0.05%,并且感染者从嫖娼卖淫的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发病率在逐年增多[7]。社会上还存在谈“艾”色变的现象,歧视、孤立艾滋病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家人的遗弃,“艾”成为不自重的标志。患者得不到社会、家庭的支持,感到悲哀、消极、抑郁,不配合治疗,甚至轻身。
倡导因病施治,关爱患者,对患者一视同仁;加强疾病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势在必行。在防治疾病队伍中,护理人员始终站在最前沿,需要护士以娴熟的技术、爱心为患者服务。同时宣传艾滋病科学知识,提高人们认识,改变观念。
[参考文献]
[1] 戴志澄.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及预防控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58-560.
[2] 吴光煜.传染病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1):45.
[3] 康庆芝.腹腔镜和开腹治疗异位妊娠手术后宫内再孕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91-192.
[4] 韩婷婷.艾滋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述评[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23-24.
[5] 陈征.艾滋病的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21(3):15-16.
[6] 王沛,齐海妮.胸外科HIV阳性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63.
[7] 刘保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7):494-495.
(收稿日期:2011-09-27)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