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2期
编号:12298166
特定穴在针灸学基础教学中的地位(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2期
     3全身的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经气所汇聚的八个腧穴,临床治疗时多以治疗相对应的脏病、腑病、气病、血病、筋脉病及骨髓病。如:八会穴中的太渊穴,为八会穴之脉会,位于在腕横纹中、桡动脉搏动处的桡侧。也是“寸口脉”之所,故有“肺朝百脉”之说,具有调理血脉之功。可增强肺对心脏主宰人体血液循环的辅助作用,因此,既可治血脉失于约束之咯血症,又可治血脉闭阻之无脉症,还可用于经脉所过部位的各种疼痛症。另外,太渊穴又为五腧穴中的“输穴”,五行属土,土能生金,脾为肺之母,肺虚则应补其母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和脾胃相联系,故太渊穴又治肺脾气虚诸症。现代临床研究证明,针刺太渊穴对肺功能的影响,针后有改善肺通气量的作用,使肺呼吸机能增强。为脉会,针后对血液运行失常及出血等疾患有较好的疗效。经临床观察,针刺太渊穴对咯血及脑出血均有显著效果。对于血压的调整也有较好作用,并对三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4 十四经脉上的交会穴
, http://www.100md.com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相交会的腧穴。临床上不仅能够治疗本经所在的病症,而且还能治疗相交会的其他经的病症。例如:大椎穴为特定穴的交会穴,位于项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手、足三阳皆会于此,又称“六阳”之会,故有“诸阳之会”之说,归属督脉,具有统帅诸阳经的作用,阳有向外、向上、主表、主风、主热、主动之特点,故取之可治疗一切阳热诸邪,为治疗全身退烧之首选腧穴,临床中凡是原体温越高者,降温作用则越快,病程越短者,效果则越好。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里,故因风热、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而致的外感表证及风热、风寒、风痰、痰湿等原因引起的肺脏疾病均取本穴。可清阳明之里,启太阳之开,和解少阳以驱邪外出,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大椎为阳脉之海,故能振奋全身阳气,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对机体起到强壮补虚,培元固本的作用,为治疗五劳七伤,虚损乏力,骨蒸盗汗的重要穴位;督脉通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大椎又隶属于督脉,为手、足三阳之会,手、足三阳经脉均循行于头面,故取之可直接调节大脑的功能,从而治疗神志病证;督脉经过腰背、头项,根椐经脉所过为主治所及,故可治疗头项强痛,脊痛等经脉所过的病证。现代临床报道:针刺大椎穴对体温中枢的影响,针后有一定的退热作用,且在改善微血管灌流,加快血液循环,扩张皮肤血管的作用尤其明显,说明了大椎穴能起到通阳解热,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发汗中枢兴奋而使汗腺大量排泄汗液,汗腺和皮肤血管扩张而退热;针刺大椎穴对肺功能的影响,但要持续针一周才能出现呼吸功能增强,通气量增加,支气管痉挛得到改善,呼吸道阻力下降;针大椎穴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针后对白细胞有调整作用,可使原来高者下降,原来偏低者上升,因此,对于癌症患者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针后可使之上升;针大椎对甲状腺功能也有明显调整作用;灸大椎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灸后能延续癌症患者的存活时间,并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整体防卫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实体肿瘤和腹水肿瘤有明显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5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特定穴在人体腧穴中是经脉交错连接或经脉交叉的多种连接关系的枢纽,为经气出入、汇聚之地,通过本经与他经的内外互应关系,使他们在腧穴主治作用间的相互关系中处于特殊地位,使他们各自具有重要且特异的主治功能,而且其主治病症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对特定穴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总结,通过上述特定穴内容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好每个概念的深刻含义,从而避免特定穴相互间的混淆。不仅使学生对特定穴的主治特点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而且也为临床辨证取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样也起到了温习、巩固的作用。这样一来,也避免了因过多的死记硬背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厌烦[5]。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容易记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达到了现学现用的目的,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掌握其常用腧穴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总之,对于各论中的腧穴都应结合特定穴的内容进行讲授,明白其作用机制和主治原则[6],还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特定穴依据一定的法则加以适当的配伍,不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能为进一步阐述中医理论及经络系统提供临床依据。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李瑞. 启发联想式教学在针灸腧穴主治教学中的应用[J]. 中医教育, 1997,16(2):35-36.

    [2] 俞亚琴,王盛波. 针灸学教学改革初探[J].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25(4):243-244.

    [3] 徐杉,陈思宇,金末淑,等. 原穴的现代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74-77.

    [4] 辜孔进. 络穴的临床应用[J]. 四川中医,2008,26(11):107-108.

    [5] 伦新,李素荷. 《腧穴学》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1):98-100.

    [6] 张淑君. 试论腧穴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性[J]. 中医研究,2010,23(4):75-77.

    (收稿日期:2012-04-16 本文编辑:马 双),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