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38657
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刘臻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颅脑外伤患者,分为并发脑梗死的观察组和未并发脑梗死的对照组,观察生理应激指标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心理应急指标NRS、HAMA、HAMD评分。结果 观察组从术后第3天起血糖(BG)和胰岛素(Ins)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从术后第2天起恢复到术前水平;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NR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颅脑外伤及手术引起的应激是导致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需要在临床中采用心理干预和疼痛干预措施加以防治。

    [关键词] 脑外伤;脑梗死;应激反应;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042-02

    颅脑外伤会增加脑梗死发生的危险性。在此为了探讨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笔者进行了下列研究,先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6月30日~2011年6月30日期间在本院急诊就诊的60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下属标准判断术后脑梗死的发生:(1)临床症状为突发性的意识丧失、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2)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3)脑血管DSA证实脑血管狭窄超过50%。同时排除合并心、肝、肾等脏器病变以及急性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选择脑外伤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并发急性脑梗死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2~59岁,平均(52.11±7.13)岁,起病3~8 h,平均(3.45±0.51)h;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3~57岁,平均(51.38±7.38)岁,起病2~8 h,平均(3.38±0.53) h。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全身情况、起病时间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3 观察指标

    1.3.1 生理应激相关指标 入院时和颅脑外伤术后1、2、3 d时分别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检测血糖水平(blood glucose,BG)和胰岛素水平(insulin,Ins)。

    1.3.2 心理应激相关指标 术后3 d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自评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情绪、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采用SPSS 18.0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血糖水平

    对照组术后第1天明显高于术前(P < 0.05),术后第2天起与术前无差异(P > 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明显高于术前(P < 0.05),术后第3天起与术前无差异(P > 0.05)。术后第1天、第3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 > 0.05),第2天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胰岛素水平

    对照组术后第1天明显低于术前(P < 0.05),术后第2天起与术前无差异(P > 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明显低于术前(P < 0.05),术后第3天起与术前无差异(P > 0.05)。术后第1天、第3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 > 0.05),第2天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2.3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情况

    脑外伤术后第3天时,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NR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急性阻塞、血流中断,进而导致脑组织急性缺血、脑功能损伤。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颅脑外伤会增加脑梗死发生的危险性[1]。严重的外伤会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导致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在生理方面,应激反应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大量释放入血,直接引起脑血管强烈收缩以及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导致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发生[2];在心理方面,应激反应会引起γ-氨基丁酸、谷氨酸、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的紊乱,加之外伤部位疼痛、长期卧床会引起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增加脑梗死发生的风险[3]。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可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释放、抑制胰岛素的分泌[4]。因此,术后外周血中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的检测可以较好的反应机体的应激和能量代谢情况[5]。通过上述研究,对照组从术后第2天起BG和Ins就恢复到术前水平,而观察组从术后第3天起才恢复到术前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对照组组术后标志生理应激程度的BG和Ins水平恢复较快,也就说明并发脑梗死的脑外伤患者术后应激程度较重、时间较长。进一步观察颅脑外伤术后第3天时的负面情绪可知,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NR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的程度也较重、时间也较长。

    根据上述对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情况的分析,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更好的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进行防治。首先,应该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以消除治疗过程中的疑虑和困惑情绪,鼓励患者相互交流,并且通过既往治疗的成功来鼓励患者克服疾病,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教育患者正确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多与家属或者医务人员交流,以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其次,应该对伤后出现的疼痛进行干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耐心倾听,对于由于紧张、焦虑等引起的疼痛情绪,应并用言语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去克服疾病。对于外伤本身引起的疼痛,必要时可采用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激程度均较重、时间均较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4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