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625756
大黄牡丹皮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期
     1.2 诊断标准

    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痛、阑尾部位压痛、反跳痛,并触及包块、血常规WBC高、体温高;病程均在数日以上;腹部B超提示包块内有液性暗区,并排除引起右下腹包块的其他原因。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生素(主要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药物组成:大黄10 g,牡丹皮20 g,败酱草20 g,薏苡仁20 g,冬瓜仁20 g,桃仁20 g,白芍15 g,赤芍15 g。腹胀明显者,加枳实15 g,厚朴15 g;恶寒发热者,加金银花20 g,连翘20 g,蒲公英20 g;血瘀痛重者,加鸡血藤20 g,王不留30 g;肿块久结不散者,加炮甲珠5 g。上述中药加水800 ml,煎至300 ml,分3次口服。

    治疗中如果体温持续超过39℃、腹痛加重、腹膜炎范围扩大、B超提示脓肿进行性增大、有感染性休克或弥散扩大可能者,应及时转手术治疗。

    1.4 疗效标准

    痊愈:腹痛、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全部消失,体温正常,血常规WBC计数正常,B超提示阑尾区无异常发现。显效:腹痛、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