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599496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hs-CRP、BNP水平、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间期显著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间期显著长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症状,促进患者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舒血宁;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b)-0152-03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侵蚀或者破裂,最终导致不同程度血栓形成的一种疾病,临床中较为常见。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非抬高性心肌梗死,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危险性较大,可引发心源性猝死[1-3],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因此选择高效、安全的药物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关键[4]。本研究选取本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9~75岁,平均(60.5±3.2)岁;病程9个月~13年,平均(6.3±1.5)年。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41~74岁,平均(61.3±3.4)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6.7±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经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后确诊。纳入标准:病程≥6个月者,无其他心脏疾病者,与本次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2周内具有其他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使用史者及精神疾病患者。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镇痛剂及镇静剂,减轻心脏负担。对症治疗:给予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5391)口服,25~50 mg/次,2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4020439)口服,10~20 mg/次,2次/d;阿司匹林(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6317),80~300 mg/d,药物剂量根据患者情况加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山东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0748),20 ml溶于5%葡糖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B型钠尿肽(BNP)浓度,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间期、频率及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

    治疗效果根据《不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5-6]。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心绞痛基本未发作,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ST段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26,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BNP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清hs-CRP、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BNP水平的比较(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间期、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间期显著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间期显著长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刘岩)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