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589939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区别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3~11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术前均行心电监测、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震荡初始(TO)并给予冠脉造影并PCI,选出罪犯血管为右冠脉病变29例,前降支病变30例,回旋支病变28例。比较3组的TO值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结果 右冠脉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TO值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前降支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回旋支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O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罪犯血管病变中的概率不同,且有一定差异性。其在右冠脉病变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中预测恶性事件的特异性较高。

    [关键词] 震荡初始;急性心肌梗死;窦性震荡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033-03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而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后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起病的1~2 d内,其中心室颤动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因[1]。目前,临床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危预测指标较多,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性、室速等。窦性心律震荡现象是指一次伴有代偿间歇的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的窦性心率先加速随后减速的现象,是窦房结对室性期前收缩的双相生理调节[2],多见于正常人,也多见于心肌梗死后发生恶性事件的低危患者;另一种是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减弱或消失,见于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3]。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可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对心血管危险事件有很强的预测价值[4]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