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2)
1.4 抗血小板聚集
内皮损伤时,可刺激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但大量的血小板聚集也可引起组织缺血和梗死[13]。心血管系统中,小剂量的乙醇可影响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因子水平,从而降低栓塞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血栓烷A2为血小板聚集的潜在激活因子,小剂量的乙醇可抑制血栓烷A2形成,同时抑制血小板表面凝血酶诱导的P-选择素表达,进一步阻止其聚集[14]。适量饮酒还可降低纤维蛋白原、Ⅶ因子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抑制纤维蛋白分子形成血凝块,从而起到抗血栓的作用[15]。
2 大量饮酒与酒精性心肌病
尽管适量的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有多种益处,但急、慢性的大量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有极大的害处。酒精心肌病是由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特异性心肌疾病,临床特点为心腔扩大,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饮酒量≥90 g/d,持续时间超过 5年就有可能发展为酒精性心肌病,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若不能完全戒酒, 4年死亡率高达50%[16]。酒精对心脏的破坏作用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44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