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954788
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4期
     [摘要]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HILOS组(45例)和传统组(44)。PHILOS组给予PHILOS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采用Neer评定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肩关节功能。结果 PHILO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98.2±26.9)ml,手术时间为(61.5±13.9)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传统组分别为(276.6±25.8)ml、(91.5±14.0)min、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进行随访,PHILOS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24例(53.3%),良18例(40.0%),可3例(6.7%),差0例(0);传统组分别为12例(27.3%)、15例(34.1%)、可10例(2.7%)、7例(15.9%)。两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3.3%、6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较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机体的损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老年人;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肩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c)-0062-03

    肱骨近端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不稳定的肱骨骨折临床大多选择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手术器材的改进,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1-5]。现对我院收治的8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9例,均经X线和CT检查确诊。纳入标准:年龄≥60岁,骨折Neer分型[6]为三、四部分骨折及移位明显的不稳定性二部分骨折者。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陈旧性骨折、合并有神经损伤者及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疾病患者。89例患者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60~7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0例,摔伤30例,砸伤4例,其他15例;骨折Neer分型:肱骨近端二部分骨折38例,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45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9例患者分为PHILOS组和传统组,PHILOS组45例,传统组4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Neer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手术方法

    PHILOS组患者给予PHILOS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采用肱骨近外侧入路[7-8],暴露骨折端,保持患者肘关节屈曲外旋,使移位的肱骨头位于生理解剖位置,选择合适长度PHILOS,放置于大结节顶点下方5~7 mm,节间沟后外侧的3~4 mm。复位满意后,依次植入近端锁定螺钉,近端至少5枚锁定螺钉固定,远端至少3枚锁定螺钉固定。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骨折端对位佳后,选用抗菌薇荞线缝扎。直视下观察肩关节活动无受限后,缝合关节囊,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

    传统组给予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患肩垫高,选择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暴露骨折端,将骨折端复位,以克氏针临时固定,选择合适的T型钢板置于肱骨近端外侧,螺钉固定钢板。

    1.3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保持患侧屈肘90° 4周;引流管一般48 h拔除。术后3 d开始肩关节被动活动训练。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术后1年进行随访,采用Neer评定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9]:总分为100分,其中肩关节疼痛占35分,功能使用情况占30分,活动度占25分,解剖结构恢复情况占10分。肩关节功能优:≥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各指标的比较

    PHILO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98.2±26.9)ml,手术时间为(61.5±13.9)min;传统组分别为(276.6±25.8)ml、(91.5±1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比较

    PHILOS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24例(53.3%),良18例(40.0%),可3例(6.7%),差0例(0)。传统组分别12例(27.3%)、15例(34.1%)、可10例(2.7%)、7例(15.9%)。两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3.3%、6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PHILOS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肱骨头缺血坏死,1例骨折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4.4%(2/45);传统组患者术后有6例螺钉松动,3例肱骨头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20.4%(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张传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