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011012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3期
     1.2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抗感染、保暖、静脉营养及纠正酸中毒等治疗。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实施机械通气治疗,采用国产呼吸机CPAP S100正压呼吸机,振荡频率为8~15 Hz、振荡压力幅度为2.90~3.94 kPa,平均气道压为1.20~1.35 kPa,吸入氧浓度为35%~95%[8-9]。观察组采用西地那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528)治疗,患者经鼻饲首次给予1.0 mg/kg西地那非,每6小时用药1次,药物浓度为5 mg/ml。对于氧合指数改善不明显者,增加药物剂量到2 mg/kg,直到肺动脉压降到正常值停止用药。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经皮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指标;②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面部潮红、呕吐、肝肾功能异常。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肺动脉收缩压、经皮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氧合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