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48089
新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后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7期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后联合应用新麦角新碱和缩宫素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8例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缩宫素联合新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术后2 h以及术后24 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后应用新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可以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少,对保留生育功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新麦角新碱;缩宫素;术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3(a)-0128-03

    子宮瘢痕妊娠是临床较难处理的一种异常妊娠,是指曾发生过剖宫产史女性再次妊娠过程中出现孕囊在子宫瘢痕处着床现象,进一步导致阴道发生大量流血,或者晚期出现子宫破裂[1]。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临床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处于明显升高的趋势,清宫术是终止瘢痕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缩宫素是术后预防止血的常用药物之一,有关学者在相关报道中发现,术后单纯应用缩宫素对患者进行预防止血处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具有术后子宫切除率、术后出血率高等特点[2]。新麦角新碱以麦新碱为主要代谢产物,具有纯度高的特点,且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较高,因此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新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探讨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8例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中,年龄22~34岁,平均(27.8±2.1)岁;孕龄39~41周,平均(40.3±0.6)周。研究组中,年龄23~33岁,平均(27.5±1.8)岁;孕龄38~42周,平均(40.5±0.8)周。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精神意识正常;无治疗药物过敏史;对研究目的知情且自愿配合本次研究[4]。排除标准:软产道裂伤、药物禁忌证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不能配合研究完成者[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治疗,具体如下。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对患者外阴、阴道予以常规冲洗、消毒,将患者宫颈上唇用宫颈钳固定,将探针沿子宫体方向送至子宫底部,详细观察患者的子宫大小、位置等情况,用生理盐水予以患者膨宫处理,术中先将镜鞘、光学镜间的空气排空,然后将宫腔镜缓慢、轻柔地置入,待宫腔充盈后,保持手术视野明亮,通过对宫腔镜予以轻微的转动,按照顺序予以宫颈、子宫及孕囊着床位置全面、准确的观察,精准确定孕囊着床位置,退镜。用宫颈扩张器将患者宫颈管予以扩张,在无负压情况下,将宫腔吸引器轻轻地送入子宫孕囊着床位置,对其实施维持负压并采取吸刮处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缓慢、轻柔,减轻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清宫术后再次对宫腔情况用宫腔镜检查,观察是否有残留,确定无残留后进行预防出血处理。在产妇剥离胎盘后,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肌内注射缩宫素(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482)治疗,剂量为20 U。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缩宫素、新麦角新碱(无锡市第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525)治疗,即予以患者肌内注射20 U缩宫素,同时予以肌内注射新麦角新碱,剂量为0.2 mg,在生产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并予以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予以对症救治。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将术后患者出血量>500 ml作为术后出血的评估标准[6],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寒战、呕吐、头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中、术后2 h以及术后24 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04%,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瘢痕子宫多指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或者剖宫产术后的子宫状态,当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非常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情况,对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目前,子宫瘢痕妊娠已经成为临床产科面临的重大难点问题之一。在临床子宫瘢痕妊娠中常采取清宫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指出,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后,易导致术后出血的发生,因此在术中予以止血药物做好止血预防和处理工作非常重要[7-9]。, 百拇医药(刘琼 赖慧超 钟华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