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6
编号:13837122
不同前交通动脉瘤直回切除范围在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6
     3讨论

    动脉瘤的形成是以动脉壁病变或受损为基础,表现为动脉壁弥漫性或局限性扩张或膨出,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体表存在可触的搏动性肿块[4]。动脉的任一部分都可出现动脉瘤,常见部位主要有肢体主干动脉、主动脉以及颈动脉,多发年龄通常为50岁以上群体,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其他常见发病因素有免疫因素、感染等[5-7]。动脉瘤可使周围神经组织受压,破裂出血时有剧烈痛感,患者瘤腔内出现斑块脱落或血栓将增大出现远端动脉堵塞的风险,使相应器官、组织缺血,甚至坏死,若在日常体检时发现体检者存在动脉瘤应予以及时且正确的处理[8]。目前临床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式主要是手术夹闭及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易出现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患者前交通复合体、额叶受损,或血管受损使局部缺血是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9]。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接受手术夹闭直回切除的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特别是大范围直回切除的患者,其术后3个月的记忆功能仍受较大影响。究其原因是经直回切除后,对前额叶皮质(PFC)环路功能产生了直接影响,这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分也有密切关联,因此,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大多集中于前纵裂池内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