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期
编号:13191719
牙克石市饮酒行为调查(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马世发 张雄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5牙克石市三地区不同性别居民饮白酒的量n(%)饮酒量合计男女>1两319(1873)184(1653)135(2288)1~2两610(3523)356(3199)254(4305)3~4两600(3523)436(3917)164(2780)5两以上174(1022)137(1231)37(627)3讨论牙克石地区地处高寒,集游牧、游猎少数民族(以蒙古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风俗习惯留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交活动越来越频繁,饮酒作为社会交往活动行为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牙克石地区居民饮酒率为6337%,其中男性饮酒率为8343%,女性饮酒率为4331%,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男女性饮酒率均明显高于北京市总体水平[2]。饮酒率高的原因除了生活水平提高外,社会人际交往频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年龄上看,40~50岁组饮酒率最高为7959%,可能与该年龄段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期社交活动频繁所致。从文化程度上看,显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饮酒率呈下降的趋势,高中/中专程度饮酒率最高,为8205%。与该人群文化生活、社会活动简单有关。虽然我国酒精消费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饮酒量相对较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酒类年消费量不到10 kg,农村居民人均酒类产品消费只有71 kg,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中人均啤酒消费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3]。本次调查显示,男性每周饮酒1~2次,所占比例最高,为3613%,每次饮酒5两以上的仅占占606%,人均酒类年消费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中华等[4]曾于1993年、2001年在全国五地区进行过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性酒精消费现状调查,结果均显示: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酒精消费量呈上升趋势,酒精所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无节制的饮酒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及健康问题,如何预防酒精中毒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任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综合干预措施亟待加强。参 考 文 献

    [1] Walsh B.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 of alcohol production and trade.Geneva,1985:60-65.

    [2] 刘泽军.200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6.

    [3] 2003年度中同行业发展报告.饮料业(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82-86.

    [4] 苏中华,郝伟,谌红献,等.中国五地区饮酒情况及相关问题调查:普通人群的饮酒状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125.

    (收稿日期:2010-10-28)

    (本文编辑:郎威)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