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期
编号:13191595
左卡尼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佟铁壁 孙旗
左卡尼汀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为临床上常见的心内科病症,传统的观念认为,心力衰竭是心室功能的异常。但近年的深入研究使人们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3 g静脉滴注,1次/d,共14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LVEF明显提高(P<005),LVEDs和LVEDd均显著缩小(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临床上作为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关键词】左卡尼汀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为临床上常见的心内科病症,传统的观念认为,心力衰竭是心室功能的异常。但近年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脏重构密切相关。并通常认为心脏重构是基因表达及分子、细胞水平的变化[1],认为心室重构能全面影响心室的功能状态及生存预后,是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决定因素。特别是抑制心肌细胞受损后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室功能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左卡尼汀是一种新型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本研究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其对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功能指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旨在探讨左卡尼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共60例,其中: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4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心力衰竭12例,肺源性心脏病引起心力衰竭10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30例。入选标准: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40%,临床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压合并心源性休克。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组):采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常规治疗;试验组(左卡尼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3 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方法每日询问患者症状,检查体征,记录心率、心律、血压每周记录各组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有变化随时记录,并由医师对不良反应事件是否与所服药物有关做出评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