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期
编号:13191561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分析和封堵术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2期
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三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而经导管进行的封堵术是治疗上的重大突破
     【摘要】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二维和三维图像诊断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TI),并总结分析经导管封堵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已进行VSD封堵术的患者37例,入选条件是术前有明显的三尖瓣关闭不全(TI)。诊断依据:彩色多普勒显示三尖瓣上收缩期高速由右室向右房的逆行血流(TR),运用Simpson法测量TR的容积。疗效评估:比较术前、术后TR容积的变化。使用仪器:Philip sonos5500、iE33超声诊断仪。结果超声二维和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VSD37例行封堵术的患者均存在三尖瓣瓣膜或腱索与VSD边缘粘连的情况,比较患者封堵术前后的TR,术前平均为(456±15) ml,术后减少平均为(177±08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二维和三维图像的结合会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立体定位准确性,封堵术对因粘连引起的TR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三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而经导管进行的封堵术是治疗上的重大突破,其微创性和有效性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欢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自2002年开展以来,实施了近1000例,成功率达97%左右[1,2],其中彩色超声心动图(彩超)承担主要的筛选病例作用。本文回顾分析其中37例膜周部VSD同时伴有三尖瓣关闭不全(TI)的成功封堵病例,通过彩超图像观察TI的原因和对VSD封堵效果的影响,并研究超声三维图像在本组部分病例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