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期
编号:13191619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2期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症诊断治疗脂肪性肝病是指脂肪(主要由甘油三酯)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
     【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肝细胞损害。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产前筛查,可降低该病发病率,早期诊断、尽快终止妊娠是提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母儿预后的关键。【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症诊断治疗脂肪性肝病是指脂肪(主要由甘油三酯)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是临床病理综合征[1]。从病理上分为三个病理学阶段,肝细胞脂肪变性常弥漫累计整个肝脏,轻度: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5%~10%或光镜下单位面积见1/3~2/3肝细胞脂肪变性中度: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10%~25%或光镜下单位面积见2/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重度: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25%~50%或光镜下单位面积见所有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性[1]。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又称为妊娠特发性脂肪肝,是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此病多见于妊娠30周以上,尤其是妊娠36~40周,以初孕妇居多。起病时常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脏脂肪变性合并多脏器损害。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低血糖、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衰竭等临床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