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1482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5日 霍学青 邢建红 张玲平 周波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132例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60例,占45.4%;试产成功36例,成功率60%,其中产钳助产4例,胎吸助产6例,臀牵引术2例。试产中出现先兆子宫破裂2例改行剖宫产术,无子宫破裂发生。改行剖宫产术的24例中,9例为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8例为胎儿窘迫,有5例放弃试产要求剖宫产术,2例先兆子宫破裂。RCS 96例,手术产率72.7%。再次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见表1。

    2.2 VBAC组与VBNC组比较 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40.2±11.8) ml和(118.3±10.2)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瘢痕子宫阴道试产过程中发生先兆子宫破裂2例及时改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预后良好。VBAC组与RCS组比较,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18.3±10.2) ml和(293.8±30.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100±80) 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无新生儿窒息,RCS组新生儿窒息2例(2.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4.2±0.18) d和(8.0±0.16) 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住院费用分别为(1345.1±108.7)元和(3758.6±87.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RCS组与PCS组术中、术后相关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96例RCS组与PCS组术中、术后相关情况比较[n(%)]

    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粘连严重*切口乙级愈合

    RCS组(n=96)10(10.4)2(2.08)15(15.6)6(6.2)

    PCS组(n=96)3(3.1)0(0)0(0)0(0)

    P值P<0.05P>0.05P<0.01P<0.05

    注:*粘连严重指子宫与腹膜、大网膜、膀胱、肠管等粘连,无法由原切口进入腹腔,难以暴露子宫下段,仅能暴露子宫体而行子宫体部剖宫产者

    3 讨论

    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