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1479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治疗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5日 马林见 付强恒 吴显川 王远桥
第1页

    参见附件。

     3.1.3 自身菌群的移位 口咽部、胃肠道定植菌是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来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口咽部感觉迟钝,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吞咽口咽分泌物及反流至口腔的胃肠液而导致液体吸入气管;口咽部的细菌沿气管插管的管壁直接向下蔓延至支气管-肺部;胃管的留置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胃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误吸入肺。气管导管刺激上呼吸道产生的分泌物有利于细菌生长,仰卧位增加了患者细菌吸入和定值的危险。

    3.1.4 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 ICU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危重患者集中,基础疾病严重,空间相对狭小。医务人员如未能做到不同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更换手套,可使病原菌在手-环境-物品之间循环污染而致交叉感染。

    3.1.5 无菌操作不严,吸痰操作不规范 吸痰除因操作者将细菌经手和吸痰管带入下呼吸道外,还因操作不当使气管黏膜损伤而使致病菌侵入。侵入性操作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另一种主要因素,病原菌耐药率高常常是混合感染。

    3.1.6 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易诱导菌株耐药,菌群移位及真菌感染。

    3.1.7 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 有报道,机械通气数小时后呼吸机管道系统就被污染[3]。本组56例中只有2例发生在使用呼吸机后的3 d内,约占3.57%,发生在5 d内者9例,约占16.07%,发生在7 d以上者45例,占约80.36%。

    3.2 VAP的防治

    3.2.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手卫生 对医护人员进行VAP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于预防院内感染是很重要的。医务人员要接触患者而且进行大量的操作,一些导致VAP的病原微生物就是通过ICU医护人员的手污染或器械污染而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按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是预防VAP的重要措施。病房内加强空气消毒,有条件的可行层流净化消毒;呼吸机管道、湿化罐应每周更换、消毒,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严禁倒在地上;对特殊感染的患者,如MRSA患者,应严格隔离并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3.2.2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与半卧位 机械通气的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平卧位,而平卧位可能增加胃肠分泌物逆流和口咽部分泌物误吸的机会。半卧位利用体位的抗逆流作用,能减少胃肠内容物的反流,可最大限度减少菌群移位。(1)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内容物返流。(2)加强口腔护理,通过对患者牙齿、口腔的清洁可明显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