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191187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颤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孙爱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颤的急救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反复室颤不能控制,均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并经过抢救前准备、病情观察、静脉通道的建立以及氧气吸入等救治措施。结果 抢救成功9例,存活率为90.0%(9/10),患者的QTc显著增高(P<0.01),QTd显著减小(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颤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并配合各种抢救措施,疗效较好。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颤; 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伴有室颤,是AMI猝死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抢救治疗一直是临床急诊的难题之一[1]。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抢救10例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10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学证实,诊断标准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排除感染、肿瘤、全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等。起病24 h内反复出现室颤,电复律不能维持窦性心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2~86岁,平均(46.5±7.2)岁。心功能(NYHA分级)Ⅰ~Ⅳ级,左室射血(EF)分数<0.40。其中心功能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2例。前壁5例,前间壁3例,下壁2例。入院后所有患者严格卧床休息,禁止探视,持续心电、血压监测,给予抗凝、抗栓、扩血管、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等积极治疗,并查常规24 h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酶变化。

    1.2 急救方法

    1.2.1 病情观察 护士勤巡视病房,认真、细致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的呼吸、心律、心率、血压、神志变化。应注意监测尿量及检查肾功能,一方面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心脏骤停反复室颤,导致间断循环中断,出现肾血管缺血缺氧,引起肾功能损害[2]。患者头偏向一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