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89932
螺旋CT强化扫描中高压注射器的应用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1期
     作者单位:252100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迟华群

    【关键词】 螺旋CT; 强化扫描; 护理; 高压注射器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增强扫描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它在疾病的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高压注射器已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注射法,运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具有高自动化、高精确度等优势,能快捷将碘造影剂注射到动脉、静脉中,分布于各血管,利用造影剂对血管、器官及病变区域的强化提供更多信息,给予明确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4例患者中,男164例,女150例,年龄18~78岁;检查部位:腹部196例,胸部77例,其他41例。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的高压注射器是GE公司生产的,它由主机、注射头和带显示触摸屏的操作台组成。

    1.2 方法

    1.2.1 过敏试验 造影前静脉注射30%碘海醇1 ml做过敏实验,1 min后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若无副反应方可进行团注造影。

    1.2.2 穿刺方法 据报道,大角度静脉穿刺法对穿刺部位的组织损伤小,比常规静脉穿刺法更加安全可靠。故笔者采用大角度、直刺法进针,针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平行进入至少1 cm。穿刺部位须稳妥固定,将头皮针软管固定在穿刺部位上方,连接管夹在患者指缝中,使之能随机床移动。

    1.2.3 血管选择 常用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对老年患者及长期化疗血管损伤严重者,可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或颈外静脉穿刺。

    1.2.4 设定注射参数 根据不同扫描位置、患者情况和医师要求设置注射速度3.0~3.5 ml/s,注射总量80~100 ml,选择最佳扫描时间,如头部增强扫描时在注射造影剂30 s、颈部15~18 s、胸部25 s、腹部22 s、盆腔30~40 s时开始扫描效果最佳。

    2 结果

    本组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的患者中,通过造影前准备、造影中护理、穿刺造影成功,注药顺利314例,1例大量渗漏经及时处理后好转,2例穿刺失败。2例患者有喉部热感不适,扫描完毕即消失;2例患者有皮肤瘙痒、恶心等轻度反应,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后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3.1 高压注射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在增强扫描用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及病情,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并耐心向患者解释增强扫描的过程,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热感、恶心不适等过敏反应,告诉患者CT室备有齐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患者的思想顾虑,可大大降低造影剂外渗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3.2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 高压注射器注药快,对血管壁的压力大,因此,其静脉穿刺技术比一般静脉穿刺要求高。笔者认为应首先选择粗、直、富有弹性,并能良好固定的血管,要避开关节、静脉窦。穿刺时护士要仔细认真,谨慎寻找把握较大的血管,不能盲目穿刺。穿刺的深浅度和角度要把握好。穿刺一定要一针见血,严禁在一条血管上反复穿刺,使压力大的造影剂从原针眼渗出而失败。

    3.3 做好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增强扫描都存有一定的恐惧感,心理护理能较好地解决患者在治疗检查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4],告诉患者注射时可能出现哪些反应,哪些属轻度反应,哪些属严重反应,从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3.4 过敏反应的护理 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注射和扫描;给患者必要的解释与安慰,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轻度过敏者口服扑尔敏10 mg、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一般10~30 min症状消失;中度过敏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0.9%氯化钠5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静脉点滴,同时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 ml,10%葡萄糖酸钙10 ml,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待过敏症状缓解后护送患者回病房或急诊科继续观察。

    总之,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配合CT增强扫描是准确的、安全可靠的,它明显提高了各种疾病的诊断率,其成功与否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将有很大的影响,在检查中规范操作,熟练掌握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注射方式,与医生配合扫描非常关键。现代化的操作用于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强度,但增加了护理难度,因而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林丽娟,袁小梅,何虹,等.心理护理对行l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11-12.

    [2] 尚玉真,王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配合.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6):732-734.

    [3] 许金梅,吴小风,王士英,等.多层螺旋CT灌注检查的护理体会.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35-1636.

    [4] 罗汀,于韬,罗娅红.多层螺旋CT结肠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207-208.

    (收稿日期:2010-12-10)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