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13期
编号:13189176
高频彩超在肾脏放疗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肾脏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位需腹主动脉旁放疗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行肾脏体表定位,从而制定肾脏挡铅野,观察放疗后疗效及肾脏放疗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诊2年,30例病无一例出现放射性肾损伤。结论 高频彩超行肾脏定位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 高频彩超; 定位; 肾脏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igh-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position of kidney ZHAI Hong-yan.Taian Cancer Hospital,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cce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igh-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 in position of kidney.Methods Required for 30 patients with para-aortic radiotherapy line re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surface positioned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renal block fiel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after radiotherapy and renal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Results There was no radiated renal in all patients during the following 2 years after therpy.Conclusion High-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y had definite value in position of kidney.

    【Key words】 High-resolusion color ultrasound; Position; Kidney

    腹主动脉旁放射野是盆腹腔肿瘤临床放疗中常见的一种设野方式,肾脏因其解剖位置紧邻脊柱旁,故常有部分组织与放射野重叠,成为该照射野中最重要的危及器官。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功能器官,一旦功能遭到破坏,严重者将威胁到生命的安全,故临床放疗前必须进行肾脏定位,根据肾脏的体表投影制订重叠部分的挡铅计划。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医院多采用核素肾扫描以勾画出肾脏前后体表投影,从而设计挡铅野,虽然较为准确,但花费较大,且大部分专科医院不具备核素扫描条件,所以基层医院需要探索出一种可以替代核素扫描且更加经济实用的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至今采用高频彩超进行肾脏定位,取得理想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妇瘤科患者34例,女性,年龄28~67岁,中位年龄49岁,体重指数21.56 kg/m2。其中宫颈癌11例,子宫内膜癌23例,诊断均经病理证实,均为CT证实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HITACHI EUB-5500数字超声波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于患者俯卧位及左右侧卧位多切面扫查,随呼吸动度按最大边界定出肾脏的上下极、内外侧缘,并在背部按定位线绘出肾脏的体表投影轮廓。并以铅丝沿轮廓固定,在模拟机下背部依据肾脏定位线直接设计挡铅野,仰卧位则依据铅丝在腹部的投影设计出前野挡铅野,进行放射治疗。

    1.3 检测指标 尿蛋白、肾功能、血压、血红蛋白。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计划,放疗期间肾功无异常。

    2.2 随诊 随访患者1年,每2~3个月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并复查尿蛋白、肾功能、血常规等。1年中,共有9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其中3例因盆腔复发输尿管梗阻导致肾积水出现肾功异常,余均未出现肾脏功能改变。

    3 讨论

    在临床中,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患者常出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转移,针对该人群,腹主动脉旁放射野是常见的放疗选择。腹主动脉旁放射野常规外照射的定位范围为:上界高达膈下,约平腰1椎体上缘,其左右范围分别达中线旁4 cm。而同时肾脏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腔后壁,居腹膜后方,其中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大约半个椎体,下端约平第3腰椎中线[1],故通常存在部分肾脏与腹主动脉旁放射野重叠。众所周知,肾脏的临床放射耐受性主要取决于受照射的剂量及体积的大小[2],所以如何精确地通过肾脏的定位来完成体表的肾脏挡铅野的设计,从而避免肾脏的放射性损伤是临床实践中的一大问题。在国外及国内的大规模医院常采用肾脏核素扫描技术,但该技术花费较大,且国内大部分肿瘤专科医院不具备核素扫描的条件,所以另觅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成为临床的需要。本研究采用了较普遍的高频彩超对肾脏进行了体表定位,近年来对放射性肾损伤的观察认为肾受照射后的改变出现的并不晚,早期的蛋白尿是肾小球损伤的表现[3],所以检测蛋白尿是如何经济又准确的进行肾脏定位从而给予保护是临床放疗医生关心的重要问题,但关于该问题相关文献甚少,近年来文献中未见有报道。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的彩超肾脏定位,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并在临床治疗中证实有效,可以作为常规手段进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徐恩多.局部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6.

    [2] 殷蔚伯,余子豪.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49.

    [3] 殷蔚伯,余子豪.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57.

    (收稿日期:2011-2-24)

    (本文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翟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