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3188740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施小山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疗效比较 见表2。A组7 d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显著高于B组(χ26.4281,6.1802,P均<0.05),A组7 d内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χ24.2291,4.6753,P均<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的比较(x±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B组相比,#P<0.05,**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不良反应 A组通气过程中3例出现咽干,饮水后症状消失。2例腹胀,嘱患者闭口鼻式呼吸并降低压力支持后,症状缓解。以上均未影响治疗。无一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我国2007 年修订版COPD 诊治指南定义[2]:AECOPD 是指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要改变基础COPD 的常规治疗。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时主要呼吸生理改变,是气道阻力增加、肺泡弹性减退及肺动力型过度充气使呼吸肌疲劳,同时呼吸中枢驱动能力降低及感受能力降低,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也随之降低,易引起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3],形成呼吸衰竭及呼吸性酸中毒。以往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持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呼吸兴奋剂等治疗,但效果总不理想。重症患者须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行有创机械通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